9月起,银行取款迎来新规,老百姓:取自己的钱,还得查资金来源

时间:2025-08-24 15:00作者:

手机银行突然弹出一条醒目的提示:“9月起,大额存取款将按新流程办理。”

一瞬间,我的心咯噔一下:取钱怎么还得问用途、查来源?这些年来,总觉得存钱取钱,就是自己的事,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讲究?

不少朋友在群里也纷纷留言:到期的存单取不出来了?应急的钱被卡得死死的?不用担心,这次新规不是要“卡住”你的钱,而是流程变了,提前了解、合理应对就行了。

01、新规简介:流程升级,影响深远

【旧流程怎么走?】

平时大部分人都习惯在银行柜台或者手机银行当天取款,只要身份证明完备,几十万的存款基本当天就能搞定,即使偶尔抽查,也不过是问问资金用途或简单核对一下,没有太大难度。

【新规怎么操作?】

而从今年九月开始,涉及大额资金的存取将执行更复杂、更严格的流程。具体区别如下:

金额区间

旧流程

新流程(自九月起)

需要准备的材料或措施

≤5万元

当日办理,随机抽查

基本可当天办,问询较少

有效身份证即可,无需额外资料

5万–10万元

可能当天完成,偶尔要求核验

更频繁问“用途”和“来源”,可能还会电话回访

身份证+简要用途说明

10万–50万元

需预约或限额交易

一般需提前预约,现场核查更细致

预约凭证+资金来源证明(如合同、转账记录)

≥50万元

常常预约排队

必须预约成功,核查更严格

证件+详细资金来源证明+联系方式

【对我们的影响】

简单来说,流程变长,时间成本提高了。比如,过去取20万,个把小时搞定;九月之后,没有预约,可能就得等待T+1甚至更久。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双重压迫下,钱“躺”得越久,实际收益就越少,一年利息可能从145元降到95元,缩水了50元。

02、为何要查?官方深意何在?

有人说,银行不是应该帮我们保管钱吗?为什么要查资金来源?官方解释很明确:

  • 一是为了反洗钱、反诈骗,严防“黑钱”非法流入银行体系。
  • 二是保护存款人自己,遇到冒名取款、被胁迫提款的情况,有“多问一句、多核验一层”的监管措施,能及时阻止资金转走。

其实,这不是“卡你钱”,而是“帮你把安全带绑紧”。提前预约、提供合理说明,反倒让流程变得更清晰、更安全。

03、我们怎么准备最省时省心?

①认准“存款保险”标识:存款保险保护有限额,每家银行最高50万,分散存放更安心。

②提前规划:

大额支出如房款、装修、车款,最好提前一周预约,避免临时用钱被耽误。用手机银行或者打客服电话,备注清楚金额和用途,节假日前更得早点安排。

③材料准备得明明白白:

买车?带上购车合同或订单; 装修?准备报价单或合同; 转给家人?保留转账凭证或聊天截图(隐私内容可打码,重点信息得清楚),以备核验。

④调整限额:

手机银行里的每日转账额度要跟实际需求匹配,别到时候发现超限没法转,反而惹尴尬。

⑤分散存款:

大额存款可以选择定期存款、通知存款,提前预约转存;少量资金分散放在活期、短期理财里,既灵活又安全。切记:不要为了“躲核查”而硬拆存款,反而触发风控。

⑥关注银行通知:

经常留意银行公众号和手机银行的公告,系统升级、节假日高峰期提前安排,避免被堵在门外。

04、有关常见疑问

Q:什么算“大额”?

A:不是一刀切的金额,而是根据银行的备付金和反诈策略而定。10万以上基本会被问,20万以上多家会要求预约,范围越大,提前准备越必要。

Q:利差那么低,为什么还要分散?

A:最重要的是灵活应变。到期提前预约转存,大额存单、通知存款可以提高收益;同时,分散存放还能降低单一账户被锁、被冻结的风险。

写在最后:

赶紧把到期存单在手机银行预约转存,准备好资料,用最合理的方式安排你的大额资金。想取现的?提前思考用途,将资料整理好,设好预约通知。

还要提醒广大朋友:利率再低,也要算清楚再存;银行虽小,有存保就放心。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