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连央视也救不了,差评如潮、千篇一律被“高估”的张译

时间:2025-08-24 07:01作者: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方略

一说起实力派演员,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演技过硬,作品质量有保障?但有一个名字,却彻底打破了这个认知。

他接连拿下华表奖、百花奖。他是观众心中的"宝藏演员"。他甚至让央视为他背书。

张译,这位被誉为"中年男演员天花板"的实力派,用自己最新的表现告诉大家一个残酷的真相:再好的演员,也可能被自己困住。

01

其实说起来,张译这个人挺有意思的。

1978年出生的他,年轻时候可不是什么科班出身。那会儿他在部队文工团待着,搞话剧。后来转业,进了北京人艺。

真正让他火起来,还是因为《士兵突击》里那个班长史今。那个角色。温和、坚韧。让人印象深刻。

但那时候的张译,还只是个配角。主角光环轮不到他。

说实话,他那时候演戏,每个角色都不一样。《生死线》里的欧阳山川,《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孟烦了。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色。观众看了,会说:"哎,这个演员不错。"

那时候的他。还在努力摸索。还在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02

转折点大概是从《狂飙》开始的。

2023年这部剧火了。张译饰演的安欣警官,白发苍苍,眉头紧锁。那种疲惫感,那种被生活重压的憋屈劲儿。观众看得心疼。

"安欣太难了。"这是当时网上最常见的评论。

然后,《他是谁》来了。卫国平这个角色,依然是那个熟悉的配方。白发、皱眉、压抑。甚至连说话的腔调都有些相似。

再然后,《三大队》。程兵这个角色。还是那套。

观众开始有些不对劲的感觉了。

03

真正的爆发,是《以法之名》。

这部剧,央视出品。最高检联合制作。阵容豪华,张译、李光洁、蒋欣。开播前,多少人期待着。

结果呢?开播两天,网上骂声一片。

"张译又来了。" "白发、皱眉、低音炮三连击。" "安欣串戏了吧?"

弹幕上这些评论,真的挺扎心的。

他饰演的检察官洪亮,一出场就是那个熟悉的样子。疲惫、憋屈、欲言又止。观众一看就知道,这又是一个"张译牌执法者"。

问题是,这已经是第四个了。

从2019年到2022年,短短四年,张译接了16部戏。2022年一年就进了6个剧组。这个工作量,确实有点吓人。

作品密集播出的后果,就是观众审美疲劳。你想想,刚看完安欣,紧接着又是卫国平,然后程兵,现在又来个洪亮。角色换了,但感觉好像还是同一个人。

04

其实,张译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华表奖颁奖礼上,他说:"前几年集中上映了一批作品,我觉得有点太迷了,所以就故意让自己停下来。"

这话说得挺实在的。

演员这个职业,真的很容易掉进舒适区。找到了一个观众认可的人设,就反复使用。安全,但也危险。

张译现在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他的"疲惫中年男人"演得太好了,好到观众一看到他就会想:"这次又要演什么憋屈的角色?"

但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全怪他。市场需要这样的角色,制片方认可这样的表演,观众也曾经为这样的角色买单。

只是,什么事情都有个度。过了,就容易招人烦。

张译这一生,从配角到主角,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却在最辉煌的时候遇到了瓶颈。

他是那个用心演戏的人,是货真价实的实力派演员。

但也是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一个无奈的真相:再好的演员,也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和突破。

演员的价值,不在于重复自己,而在于每一次都能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动。

真正的实力,不是找到一个安全的表演模式,而是永远在挑战自己的边界。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