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18 14:53作者:
文|荔枝冰冻
编辑|黄毅来了
离婚这事在现代社会看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节目组打着感情修复的牌,以“感情破裂”为卖点,在节目上把夫妻那点隐私事全抖落出来了。
本来大家也是想根据明星夫妻的生活,加入专家点评,能给自己的生活来点启示。
好家伙,一顿操作下来,妥妥地“隐私曝光——话题发酵——流量变现”三件套。
当婚姻伤疤变流量密码,观众的耐心还剩多少?
先是邓莎和她的总裁老公路行。
一个是《美人心计》里的栗妙人,一个是金融大佬,创联教育的CEO。
这个看似完美的“文艺+商业”的强强联合,其中却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节目预热里,邓莎直接抛出“丧偶式婚姻”这样的重磅惊雷。
当老公路行被问到:“对方认为你对这段关系最大的付出是什么?”的时候,路行脱口而出:“生儿子”。
一句简单的回复,盖住的是邓莎在维系家庭时,被现实困住的“翅膀”。
这一对的故事设定是“全职妈妈被婚姻困住的一生”。
何美延与梁淞这对夫妻的开始可谓是浪漫至极。
俩人都是歌手,梁淞在一次音乐会上,站在台上万众瞩目之下,向何美延求婚,这对不懂仪式感的梁淞来说,已经是能做出最浪漫的事了。
但是这样“撒狗粮式”的开场,结果却大相径庭。
在今年4月份时,何美延就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照片,控诉梁淞家暴,孕期撩骚以及言语羞辱等行为,甚至闹到警察上门调解。
立意片中,梁淞吐槽:“我这辈子除了蛾子以外最怕的就是你。”
也有让人失望的时候:“我在结婚之前,我都没有受过这么多的苦,她(何美延)给了我这些苦。”
还有在节目中的情绪失控,大爆发。
这些节目切片被疯狂拿来引流,“男人的话永远是对的”成了观众的共情话题。
或许在节目包装上,观众们已经摸透套路了。
有网友锐评:“好窒息,难道婚姻的结局都是鸡飞狗跳,歇斯底里吗?”
更有网友厌倦了节目中的“揭老底”,“很私人的事情不该被曝光加编辑。”
即将播出的李施嬅,车崇健夫妇,他们的故事将是什么引流题材呢?
有人能盲猜一波吗?
说真的,观众对这档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节目的反感也有情可原。
或许在节目包装上,观众们已经摸透套路了。
开始先抛出一个标签,用视频切片做引流,中间是火药味十足的互撕大战,最后要么世纪大和解,要么遗憾分手,后面的观察室再来个“金句总结”。
前几季的嘉宾早把节目效果玩透了。
第二季张婉婷对宋晓峰歇斯底里的指责;第三季傅首尔和老刘的“女强男弱”引争议;第四季麦琳的“熏鸡事件”让这期节目的讨论度直冲顶峰。
看似各有各的狗血,其实全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是把最私密的情感冲突,精准转化成热搜关键词。
就像曾因婚姻话题登上热搜的杨子和黄圣依,同期正以嘉宾身份参与直播带货,网友吐槽“合着婚姻话题成了商业活动的预热”。
节目组的“神操作”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为了硬造话题,恶意剪辑都快成行业标配了。
上半年播出的《乘风2025》中,何泓姗就被节目组恶意剪辑,断章取义地剪出一场“不敬业”的大戏,害她被全网骂惨说“划水”。
还是后面何泓姗自己附上时间线澄清,这波自证清白简直狠狠打了节目组的脸。
在10月份时候,李行亮就在微博爆料,节目组会集中展现问题,引起大众思考,讨论。
这说白了不就是营销剪辑吗?节目播出后,自己和家人被贴脸开大,甚至日常生活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放眼整个行业,这种套路早就不是一个两个了。
这些节目看似题材不同,内核全是“消费感情”——要么秀恩爱,要么互撕,总之怎么有看点怎么来。
嘉宾动机不纯,参与嘉宾到底是为了修复关系?还是为了赚流量,重塑人设,赚通告费......
共情力被耗尽,相似的故事反复上演,被节目组的制作,引导情感倾向,赚取流量,导致观众被欺骗感。
为啥明星夫妻明知会被骂,还挤破头要上这种综艺?答案很简单:钱和流量来得太快了。
先说嘉宾这边,动机可不一定都是冲着“修复感情”来的吧?
邓莎生子后,作品数量明显减产,除了《美人心计》《知否》恐怕再难有让观众记得住的角色,而在家里连轴转的她,参加节目又能提高曝光度,还能靠“回归家庭”这个头衔赚足观众的共情,何乐不为呢?
娱乐圈里一直流行着一句话——“黑红也是红”,放在这个节目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早前的《再见爱人4》中,节目组故意放大争议点。
麦琳仿佛在节目中坐实“低情商”的标签,李行亮在生活中的低调被放大成“卑微”。
当麦琳在自媒体领域发光发热时,观众才发觉之前的一切都被节目组骗了。
“我们真心追剧,结果是被套路了”网友们愤怒吐槽。
这种把观众当傻子的“营销冒犯”,彻底耗尽了大家的信任。
更可怕的是,共情力正在被透支。
类似的故事反复上演——“丧偶式育儿”“八年长跑分手”“家暴出轨”……起初观众还会心疼、愤怒,如今只剩一句:“哦,又来了。”
说实话,咱当初看《再见爱人》时,是真心想“取经”的:婚姻到底要怎么经营?亮红灯了该怎么办?结果现在直接变“婚姻狗血剧场”,妥妥成了下饭“电子榨菜”。
节目组或许还在沾沾自喜这些“未播先火”的讨论度,明星也扒拉着算盘,这波“露面”到底能带来多少商业价值。
但他们好像忘了,观众的信任早已被透支见底。
当“丧偶式婚姻”变成嚼烂的老梗,每回热搜都伴随着“又是剧本”的嘲讽,您说,这节目做得再热闹,又有什么劲呢?
艺人请守住底线,别把隐私当筹码;
平台请找回初心,别让情感综艺变成“流量屠宰场”。
毕竟,好内容从不是靠“卖惨”堆出来的,当观众彻底厌烦的那天,再热闹的综艺也只会沦为笑柄。
婚姻里的矛盾从不是“下酒菜”,就像糖精吃多了会齁,刻意制造的“抓马”看久了只会恶心 —— 观众要的是能照见生活的真实思考,不是编排好的“家丑秀”。
下一季《再见爱人》,还能找出新的“婚姻伤疤”来卖吗?或许观众已经不想知道了。
部分资料参考:
羊城派|林心如加盟《再见爱人5》!邓莎李施嬅何美延面临婚姻危机
南方娱乐网|李行亮说后悔参加《再见爱人4》至今仍有不少问题让他和妻子感到无力
南方娱乐网|《再见爱人5》内蒙古开录,顶流夫妻阵容引爆期待!网友:赶紧开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