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7 14:30作者:
2025年芒果春季招商会上,最受瞩目的无疑是老牌周播综艺《天天向上》的回归。
2015年,十年之前,汪涵对湖南台的一位领导说:“《天天向上》和《快乐大本营》成为湖南卫视的一双脚,如果你一双脚站不稳了,你的脸就扑街了,你这双手挥舞着的拳头也就没有力量了。”
一语成谶,2022年元旦,《快乐大本营》结束了长达24年的播出历史,同一年《天天向上》也画上了句号。但相比于《快乐大本营》借《你好星期六》的壳“重生”,《天天向上》真真切切和观众分别了三年。
三年过去了,《你好星期六》逐渐步入正轨,而《天天向上》也终于出现在了芒果2025综艺片单中,芒果的“一双脚”正在尝试重新站稳,只不过一只脚已经换上了新的鞋子,而另一只脚似乎还有些踉踉跄跄。
被抛弃的《天天向上》
《天天向上》的停播其实在意料之中。
2021年,负面舆论频出的芒果有了风雨欲来的趋势,这一年10月,《快乐大本营》宣布将进行升级改版,同一时间《天天向上》也开启了改版计划,从娱乐脱口秀朝着文化公益节目转型。
而这一转型方向,为《天天向上》多续了一年命。
相比于《快乐大本营》改着改着就没影了,于2022年元旦被《你好星期六》彻底取代,《天天向上》的改版,从定位和内容呈现上看是成功的,降低娱乐性,聚焦传统文化交流,是一档契合主流价值观的综艺节目。
但即便改版成功暂时保住了《天天向上》,颓势也已经无法挽回了。
一方面是市场号召力持续下滑,无论是收视率还是网播数据都已经难负芒果王牌综艺的美誉。
根据CVB数据,2021年的最后两周,《天天向上》的收视率仅为0.4%左右,在地方卫视中已经难以挤进前列。到了2022年上半年,《天天向上》的网络播放量未能挤进云合全网电视综艺有效播放TOP20,而刚开播的《你好星期六》已经能够位列第11名了。
另一方面是商业化困境难以解决,为芒果广告业务营收做出贡献有限。
巅峰时期的《天天向上》可以说是湖南卫视的“钱袋子”。2011年,《天天向上》以1.3亿的冠名费力压《快乐大本营》,拿下台内“标王”。2015年特步以2.5亿高价再次冠名《天天向上》,同比2014年冠名费实现了翻倍。但在2020年,《天天向上》其实已经出现过几期节目没有赞助的情况,2022年连续多次更换冠名商,到节目停播前几个月已经彻底失去了冠名商。
在最后一年里,《天天向上》处于“没名又没钱”的状态,存在感越来越低,节目组其实也做过不少努力。
比如王一博退出主持团队后,节目少了流量担当,就邀请了当时人气正旺的丁真,且他自身文旅宣传大使的身份也与节目定位相契合;“天天兄弟”仅剩汪涵后,节目组大胆断臂求生,抛弃了这一IP品牌,引入了潘粤明、沙宝亮、胡海泉等新嘉宾,打造新的“天天New-tro兄弟团”......
但显而易见,《天天向上》尝试自救的举措没能挽救颓势,在节目宣布开启改版计划的一年后,再次以升级改版为由停播,这一别就是三年。
2025年,《天天向上》终于等到了“回归”的好消息,但芒果为何会重拾曾经被市场淘汰的《天天向上》呢?
为何重拾《天天向上》?
一档曾经被市场淘汰的综艺,还有重新回归的必要吗?
《快乐大本营》的离开带着“被动终止”的意味,从节目停播后,芒果又推出了同类型的《你好星期六》就能看出来,这类娱乐周播综艺并没有被市场放弃。如今《你好星期六》的收视率、网播数据在整个综艺市场仍然数一数二,也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但相比之下,《天天向上》退出综艺舞台可以看作是市场的选择,收视率暴跌、招商困难就足以证明,节目存在的必要性被持续削弱。
所以在芒果宣布重启《天天向上》后,不少网友暴言“零个人想看,不如把《快本》重新抬回来”,一则是因为“快乐家族”还有合体的可能,而“天天兄弟”基本无望,二则是互联网抽象之风盛行,《快乐大本营》最近呈现出翻红的趋势。
对于观众而言,《快乐大本营》的回归或许更值得关注,但对于芒果而言,同类型的《你好星期六》已经逐渐站稳了脚跟,并培养出了核心观众,从受众群体、类型赛道、宣发职能等多个层面来看,《快乐大本营》回归的必要性并不大。
而《天天向上》则恰好相反,或许观众的期待值并不高,但对于现阶段的芒果而言,目前还未有替代品的《天天向上》更值得放手一搏。
一是目前综艺市场以季播为主流,全年周播综艺较为稀缺,电视台、互联网平台基本没有头部周播综艺,唯一一部存在感较强的就是《你好星期六》。
相比于季播,全年周播综艺能够为观众提供长期的陪伴,在培养用户粘性以及忠诚度方面其实存在天然的优势,但全年更新导致节目内容体量和制作难度较大,周播形式逐渐退出了综艺市场,周播综艺赛道较为空白。
从市场需求层面来看,周播综艺仍然大有可为,腾讯视频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空白,打造了年番综艺《毛雪汪》,而老牌周播综艺《天天向上》的回归,无疑能够助力芒果争夺综艺市场份额,拉动芒果TV会员用户的提升。
二是从内容层面来看,虽然《天天向上》的文化公益性质消解了娱乐性,但节目自带的脱口秀属性与文化交流特色,在综艺市场上确实是独树一帜。
尤其是现阶段脱口秀成为热门赛道,腾讯视频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爱奇艺的《喜剧之王单口季》以及优酷的《火星情报局》,三大平台都拥有具备一定市场影响力与核心受众的脱口秀IP,但芒果在脱口秀赛道未有头部节目诞生。
对于在综艺市场保持领先地位的芒果而言,脱口秀是一块需要补齐的短板,而兼容了传统文化、公德礼仪内容的《天天向上》,同时又能够打造出差异化的脱口秀内容,进一步夯实芒果在综艺市场的领先地位。
客观来说,从内容和形式上看,《天天向上》都有其自身的价值,被芒果重新拾起倒也不算意外,但回归后能否取得理想的市场反馈,确实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双脚能重新站稳吗?
在2025年综艺片单中,芒果将《你好星期六》和《天天向上》放在了醒目的最上方,凸显出两档全年周播综艺作为芒果“一双脚”的重要地位。
走进第三年的《你好星期六》虽然仍未达到《快乐大本营》的高度,但综艺市场头部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事实上进入网播时代,电视综艺影响力大不如前也是正常现象,《你好星期六》能够达到如今的成绩已经是超出预期了。
因而芒果的“一双脚”能不能走得稳,现阶段主要问题集中在即将回归的《天天向上》身上。
巅峰时期《天天向上》的成功之处在于,打造出了“天天兄弟”IP和差异化特色内容,而这两点实际上也是节目能否重现辉煌的关键。
“天天兄弟”作为与“快乐家族”齐名的两大主持天团,人员组成相对更灵活,早期的天天兄弟并非都以主持人为主业,团队也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后期更是经过多次重组“换血”,所以在凝聚力与影响力上始终不如快乐家族。
但这种灵活配置的优势在于,只要主咖汪涵存在,就很容易形成团队感,可替代性强并不完全是缺点。一个例子,谢娜因为怀孕暂别《快乐大本营》,节目效果明显有所下降,但《天天向上》主持团队几经更换,所受影响并不算大。
即将回归的《天天向上》如何围绕汪涵打造一个主持团队,重塑“天天兄弟”的IP价值,是需要节目组思考的问题,如果仅限于简单引进当红流量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培养家族感、团队感,提升IP价值才是关键。
另一大问题则集中在内容上,《天天向上》停播前转型文化公益节目显然不太行得通,收视率连连下滑,三年过去了,究竟是继续坚持这一发展方向,还是回归早期娱乐脱口秀的定位,显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坚持走文化公益路线,不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市场反馈,毕竟三年前就已经验证过了,但如果选择侧重娱乐性内容,就难免会失去自身的差异化定位,如何平衡好娱乐和文化,是《天天向上》内容制作的重点。
《天天向上》的回归是一个注定艰难的挑战,芒果的“一双脚”想要走稳并没有那么简单,还需要更长期的磨合,但对于寻找增量用户、坚持长期主义的芒果而言,重拾《天天向上》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