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生日会,娱乐圈的“人走茶凉”,在郑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时间:2025-04-23 01:00作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微史解读

编辑|微史解读

近日,郑恺迎来了自己的39岁生日。

在微博晒出生日照之后,粉丝第一时间为自己偶像送上祝福。

可圈内好友,为他送祝福的人却不多。

不仅新加入的成员没有向郑恺示好,就连前几季的元老,一直以好友自居的邓超、陈赫也集体沉默,只有李晨卡点送上了祝福。

就连一天好几条动态的《跑男》官微,也只是以转发的方式送了祝福。

从往日万众瞩目到如今的无人问津,一场生日会,将娱乐圈的人走茶凉体现得淋漓尽致!

01

时间回到2014年?

彼时的郑恺,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这一年,《跑男》横空出世,瞬间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节目里,他靠着敏捷的身手和超强的综艺感,成了全民热议的焦点。
“小猎豹”,就是千千万万的观众送给他的美称。

和杨颖组成的“周五情侣”,cp 粉嗑糖嗑到上头!

单期微博话题阅读量,直接突破20亿。

他和邓超组合衍生的表情包,到现在都还在网络上流传,可见当时的人气有多高。

节目组数据更夸张,第二季郑恺的镜头时长高达 18.7%,仅次于队长邓超。

曝光量一上来,商业价值直接坐火箭!

2016 年,他代言某运动品牌,一条微博转发量就突破 500 万。

品牌方笑得合不拢嘴,代言费又飙升到千万级。

生日会,“伐木累”家族更是集体到场为他庆生。

邓超杨颖亲自为他按摩,陈赫端着酒杯给他敬酒。

就算没时间到场,也要抽时间录个祝福视频,生怕在 “宠恺” 这件事上落后!

那时候的他,走到哪儿都是焦点。

可谁又能想到,现在风光无限的他,演艺之路竟是从无数次碰壁开始的。

02

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

是天赋使然,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学校的时候,他就积极参加晚会,无意间挖掘出了自己的主持能力。

还得到了去电视台当实习生的机会。

大量的时间被主持占据,学习成绩自然是逐年递减。

高考前夕,他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参加艺考。

除了报考自己喜欢的播音主持之外,还报考了上戏的表演专业。

明明有着丰富的主持经验,却在初试环节被淘汰了。

最后,误打误撞考上了上戏,和陈赫、杜江、王晓晨、江疏影成了同学。

在这些同学眼里,郑恺就是“富二代”。

每天开车上学,就连牙膏都是上百块,生活十分精致。

其实,他根本不是什么富二代。

但是有钱这一点是真的。

只不过,他的钱不是父母给的,而是自己拍广告赚的。

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课没上几节,广告接了不少。

靠着广告费,在大学期间过得很是滋润。

同时,也占用了他学习和跑组锻炼的时间。

本以为进了演艺圈也能顺风顺水,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或许,是经验不足。

2006 年,满心期待跑去《十月围城》剧组试镜,却惨遭淘汰。

后来,又去李安导演的《色戒》试镜。

好不容易选上了,却只是梁朝伟的 “裸替”,连个正脸镜头都没有。

郑恺气得扭头就走。

那段时间,他只能在各种电视剧里插科打诨。

一边强颜欢笑打酱油,一边眼巴巴等着 “被好戏砸中” 的机会。

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直到 2013 年,电影《致青春》上映,7.26 亿的票房直接把他送上热搜。

他演的 “富家公子” 许开阳,纨绔又深情,圈粉无数。

本以为就此打开戏路,可没想到,这个角色反而成了他的 “枷锁”。

2013年,韩庚王丽坤主演的《前任攻略》上映。

这是一部超长待机的系列电影,一直拍到了 2023 年。

电影火是火了,可也间接暴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都快 40 岁了,郑恺还困在 “前任” 的舒适圈里,始终没能成功转型。

观众一看到他就自动代入富家子弟、花花公子的形象,戏路越走越窄。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2014年的一个决定。

那一年,他成了综艺节目的常驻嘉宾。

他在节目里又能跑又能搞笑,贡献了无数名场面,比如 “一屁成名” 直接冲上热搜。

靠着超高人气,他还拿到了参演张艺谋作品的机会,事业迎来高光时刻。​

可成也综艺,败也综艺。

随着年龄增长,《跑男》新人不断加入,黄旭熙、宋雨琦等年轻艺人活力满满,镜头也越来越多。

时间来到了2025年,《跑男13季》的海报官宣时,郑恺的站位已经退至边缘,游戏环节插不上话,镜头一扫而过。

镜头时长仅占5.3%。

曾经的游戏主力,如今却沦为了背景板。

在西安录制的家庭特辑中,他全程围着妻子苗苗和孩子互动,“温情奶爸”的新标签,看似甜蜜,可何尝不是对流量下滑的无奈妥协呢?

想重回演艺圈?

却突然发现,观众早习惯了综艺里嘻嘻哈哈的他。

更有网友辣评:

“奔跑吧已经跑到大荧幕上了”

曾经那么红,现在却成为边缘人物。

从巅峰一下子掉到了谷底,其中的落差,估计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看了郑恺的尴尬,才明白靳东那句话的含金量有多高。

03

在资本裹挟的“快餐式”时代,靳东却选择逆流而上,成了电视剧的品质担当。

在《秋雨》中,挑战京剧名角,生生把自己练成了半个京剧演员。

在《伪装者》中,为了精准演绎“明楼”的复杂身份,仔细研读民国史资料超过30万字,人物小传足足写满了三个笔记本。

在《外科风云》中,连续18个小时观摩真实的手术,某些步骤比实习医生还熟练。

合作过的导演无不感叹:有他在,整部戏的表演水准就有了保障。

后来的他,成立了自己的戏剧工作室。

不接商业代言,不参与对赌协议。

用五年的时间,打磨出了豆瓣评分8.1的现实主义佳作《突围》。

婉拒了多个出价过亿的综艺邀请,一心扑在话剧排练上。

起初,这样的选择让人费解。

直至今日,看到郑恺的现状才有人看到答案。

“演员要保有神秘感,过度曝光乃是对职业的一种戕害”

在综艺里太火,导致演员在演戏的时候,观众很难再把他当成剧中的角色。

这就像给演员戴上了一副“枷锁”,限制了他的戏路发展。

演员,要时刻保持自我修养。

不能因为一时的风光而迷失自我,要不断学习、进步,用实力说话。

同时,演员也要学会在曝光度和神秘感之间找到平衡。

过度曝光会限制戏路发展,而过度神秘则会让观众失去兴趣。

只有找到这个平衡点,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认可。

郑恺的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过,虽然在《跑男》里的站位已经退至边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演艺之路就此终结。

这,或许是他“重生”的开始。

握紧手中的资源,挑战与以往不同的角色。

只有用作品证明自己,才能打破观众对他的固有印象,重现事业巅峰的繁华。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