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前车之鉴!日本东芝差点扳倒英特尔,却最终被美方搞垮

时间:2023-06-21 17:26作者:思娟

因为芯片卡脖等诸多问题,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几经坎坷,至今仍在积极自救。殊不知,在华为之前,日本的老牌巨头东芝也曾陷入如此窘境。不过遗憾的是,东芝已被搞垮,不得不面临被收购的命运。

“日本制造的骄傲”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制造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而东芝则是日本制造业中的佼佼者,一度被看作是“日本制造的骄傲”。

东芝成立于1875年,国内消费者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东芝家电。其实,除了风靡全球的家电产品,东芝在计算机闪存、机械等细分领域均有布局,芯片业务的发展更是超乎绝大部分人想象。

凭借深厚的制造业经验积累,东芝建立起完整的芯片产业链,高质量和低价格成为东芝最为明显的标签。在东芝、日立、富士通等企业的带动下,日企曾在七十年代占据全球芯片市场近一半的份额。

甚至有惠普的高层表示,日本半导体公司最差的产品,都比灭美国最顶尖的产品要好。彼时的东芝风头无两,浑然不知危机已悄然来临。

被美方搞垮

面对东芝等日企的崛起,老牌巨头英特尔等节节败退,当时的媒体甚至报道称“英特尔濒临破产”。如此窘境让美企不得不故伎重施,“国家安全”的理由再次被推到台前。

一方面,美方对东芝开出“禁售令”,禁止东芝在2-5年内向的美国出口任何产品,同时大肆渲染日本半导体崛起的“威胁”。

另一方面,美企开始将合作的天平倒向韩国的三星、LG等企业,韩国半导体开始迅速发展壮大,进而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重要一极。

当东芝因为外部的打压而焦头烂额之时,90年代,个人电脑市场开始爆发,英特尔等美企凭借快速迭代的研发能力,重新夺回半导体市场的主动权。

反观东芝,在PC时代的缓慢转型导致其一再落后,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彻底掉队。上世纪80年代,东芝曾登上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厂商的宝座,如今却出现业绩连年下滑的惨状。

2020年,东芝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净利润的下滑幅度甚至达到20%。今年4月,东芝甚至收到英国私募基金CVC的收购邀约,惨淡情况可见一斑。

华为的前车之鉴

内忧外患之下,东芝的百年基业最终难逃被收购的命运。在国内,华为遭遇的打击可以说与当初东芝如出一辙。

虽说美国的打击是造成东芝如今境地的主要原因,但究其根本,是东芝在自主研发方面的后知后觉,以及自力更生的能力不够造成,这无疑给华为以很好的警示。

与东芝不同,华为始终没有放弃对技术的创新,对前沿趋势的把握等。消费者业务受挫之后,华为发挥多年积累的研发优势,拓展更多硬件品类,同时加强在软件生态方面的建设。

比如在智能手表市场,Counterpoint的统计显示,华为在今年一季度以8.4%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二,领先于三星等一众竞争对手。

在软件生态方面,华为已经在6月2日正式推出了自研操作系统鸿蒙OS,可以实现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硬件等的一键互联,这也代表了未来操作系统的新趋势。

在自研系统的支持下,华为陆续推出家居、车载等智能操作解决方案,这无疑都将带动华为在IoT领域市场份额的扩大。

综合来看,虽然华为遭遇了与东芝类似的卡脖问题,但华为的业务已全面开花,这都将助力华为避免东芝的遭遇重演。而百年老店东芝要将何去何从,一切还未可知。

文/禹汐 审核/子扬 校对/知秋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