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们接受检阅

时间:2025-09-03 11:30作者:

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受阅队伍中,高擎党旗、国旗、军旗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的,是3名90后旗手。

他们是仪仗方队的王子赫、石斌和徐泽东,3人都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每个人都执行过300次以上仪仗司礼任务,平均身高189厘米,最大的34岁,最小的30岁。

分列式开始后,在宽阔平坦的长安街上,他们将率先擎旗走在受阅队伍的最前方。3面旗帜过后,是来自人民军队各军兵种的受阅方队浩荡而来,战车列阵滚滚向前,钢铁洪流之上是战鹰翱翔。

能成为此次阅兵的擎旗手,对3人而言是“无上的光荣”。一根旗杆重约4公斤,天安门前从敬礼线到礼毕线的距离是96米,但在他们看来,“这条路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英雄之路,这份肩上的责任重若千钧”。

能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对党旗手王子赫有着不同的意义。他来自军人世家,爷爷、太姥爷都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还有长辈年轻时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王子赫从小听着他们的英雄故事长大,那段烽火硝烟的岁月离他并不遥远。

阅兵训练中,每当王子赫高擎起党旗正步向前,总会不自觉地想起听过的先辈战斗的故事,那些和爷爷、太姥爷一样的先辈们顶着枪林弹雨与敌人殊死搏斗的场景,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也让他对手中鲜红的旗帜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肩上扛起的红旗,是无数英雄先烈用鲜血染红的。8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80年后的今天,这面旗帜也将指引我们走向新的胜利。”王子赫动情地说。

军旗手徐泽东是第一次担任旗手,他深感责任重大。在被选为军旗手后,他将人民军队的建军史又仔细重温了一遍。

从书中南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响,到眼前新一代武器装备整齐列阵惊艳亮相,徐泽东感慨万千。“我们的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历经风雨走到今天,是强军之路,也是强国之路。”徐泽东坚信,“我们一定会接好先辈的接力棒,展示好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威武之姿。”

“你扛的是中国人的魂,是咱仪仗兵的命,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闪失。”这是老旗手郭凤通对国旗手石斌说的一句话,石斌牢记至今。他是3人中年龄最大的,生于1991年,曾数次参加国内外阅兵任务,圆满完成了400余次仪仗司礼任务。

在石斌心中,“擎旗”二字意义重大。“无论是党旗、国旗还是军旗,当擎起旗帜的那一刻,展现的姿态就必须是完美的,因为它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大国威仪。”石斌郑重地说。

这一次,在寓意“长治久安”的长安街上,王子赫、石斌和徐泽东3人与6名护旗手组成3个旗组,将率先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通过天安门城楼时,3人将同时将3面旗帜高高擎起,整齐划一,昂首阔步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为了达到最佳状态,阅兵训练以来,3人每天都待在一起。训练场上,他们沿着训练通道的中心线列队行进,练步幅步速,练端举定型,练标齐景况,形成肌肉记忆。走下训练场,他们彼此分享交流任务经验,一起研究擎旗的最佳位置和旗杆倾斜角度。

为了在阅兵场上展现出挺拔威严的姿态,他们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只要扛起肩上的旗,一举一动就关乎国家荣誉,必须要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石斌说,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做到“出场即震撼,亮相即精彩”。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针对大风、下雨等多种天气状况提前设置了预案。

除了党旗、国旗、军旗3面旗帜,此次阅兵还将展示军兵种结构的崭新布局。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4支新调整组建的部队都将组成受阅方队,“4支军种+4支兵种”8面军旗与武警部队旗都将亮相阅兵场。

在完成好自身训练任务之余,王子赫、石斌和徐泽东3人还担任起教练员,帮带其他受阅方队。一次训练中,看到有些部队方队的旗手擎旗经验不足,出现了卷旗情况,徐泽东还专门向他们分享展旗的技巧方法,教他们如何展旗最流畅。

“每次和战友们一起擎起旗,就感觉我们真的拧成了一股绳。”徐泽东说,“12面旗同场亮相,是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展示我们强盛的国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这些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仪仗司礼大队担负的任务愈渐多样。伴随大国外交航迹的不断拓展,这些年轻的仪仗兵也在一次次任务中,感受着国家与军队日新月异的发展壮大。

石斌曾赴多国执行阅兵任务,数次担任国旗手。在他的记忆中,每一次仪仗司礼大队出场,都会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引起观众们的欢呼。

今年5月,石斌和战友们赴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参加白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当中国军人迈着整齐铿锵的步伐通过主席台时,现场观众自发起立,热烈鼓掌欢迎。

“每一次执行任务,我们都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了。”石斌感慨道。

对此,王子赫也同样感受深刻。去年,他赴阿塞拜疆执行专项任务。看到他身上的军装,当地一位军官主动上前,说着中国话询问能否一同合影。

“如今,我们的国家已经发展成为先辈们梦想期盼的盛世景象,国富兵强。”王子赫说,“我们新一代的年轻官兵,必将用手中的钢枪守护好英雄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环境,让世界看到人民军队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与能力。”

这位30岁的旗手说,他最喜欢毛主席的一句诗:“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