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31 22:00作者:
随着季风卷过赤道,东南亚的榴莲季再度盛装登场。从泰国的“金枕头”到马来西亚的“猫山王”再到菲律宾的“普亚塔克”,榴莲那似臭还香的味道与别具一格的口感,又一次牢牢抓住了无数食客的味蕾。
榴莲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是热带水果中极具“个性”的存在。它体重“感人”、满身是刺,拎着累人,抱着扎手。其口感也颇为古怪,爱之者谓之绵密,恨之者斥其发腻,至于味道,只能说一言难尽,主打一个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就是这样一个处处透着古怪的家伙,却迷倒了无数老饕;其果肉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更是让健康达人欲罢不能。这般独特的魅力,让榴莲在东南亚乃至全球范围内都收获了大批忠实拥趸。
榴莲在东南亚的种植与食用历史可追溯至数百年前,历经岁月沉淀,早已深深融入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不同产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各国榴莲的成熟季各有不同。
作为全球最大的榴莲出口国之一,泰国的榴莲成熟季较长,为每年4月至9月。在当地出产的众多品种中,“金枕头”名声最响、销量最多。此外还有“青尼”,虽然在海外市场上没什么名气,但在本地颇受青睐。
马来西亚的榴莲成熟季为每年6月至8月。其中,“猫山王”堪称当地榴莲中的“王者”,究其原因,除了口感,还在于其产量较低,且成熟期超长,从小树苗到开花结果至少需要8年。另一个本地知名品种“苏丹王”就没有这么金贵了,不过也正因如此,其粉丝比前者只多不少。
菲律宾的榴莲成熟季相对滞后,集中在每年7月至10月。其特色品种“普亚塔克”果肉紧实,甜度适中,口味相对清甜,因而也获得了不少榴莲“新手”的喜爱。
越南的榴莲成熟季为每年5月至9月,其最出名的品种叫作“干尧”,以质地细腻、甜度较高闻名。
除上述品种外,印度尼西亚的红虾榴莲也独具特色,是榴莲界的后起之秀。其果肉呈橙红色,在细腻口感之外又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
在东南亚,榴莲早已超越单纯的美食范畴,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象征。每年榴莲季,当地人都会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在马来西亚槟城,每年榴莲季都会举办盛大的榴莲节。节日期间,游客不仅能尽情品尝来自各地的新鲜榴莲品种,还能参与趣味十足的榴莲烹饪比赛、榴莲摄影比赛等活动,全方位感受榴莲文化的魅力。在中心区“浮罗山背”,诸多榴莲园会在此时推出榴莲自助餐,游客在此既能大快朵颐,还能跟着果农学习挑选榴莲的实用技巧。
除了直接品尝新鲜榴莲,东南亚地区还衍生出众多令人垂涎欲滴的榴莲小吃,像香甜丝滑的榴莲冰淇淋、外皮酥脆馅料软糯的榴莲酥、松软绵密的榴莲蛋糕等。这些小吃巧妙融合了榴莲的浓郁香味,搭配不同的食材与制作工艺,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口感与风味。
过去几年,泰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榴莲供应国。不过最近几年,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竞相布局中国市场,给泰国榴莲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其中,“猫山王”是其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其在东南亚地区的评价持续走高,在中国市场上的涨势尤其迅猛。前段时间,马来西亚接连在中国多座城市举行了榴莲节活动,大大提升了中国消费者对马来西亚优质榴莲的认知度。
此外,东盟其他国家也搭上了这一辆“榴莲专列”:泰国依托跨境铁路运输优势持续输出优势产品,努力捍卫其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马来西亚则主打“出境旅游+区域品牌”相结合的策略,不仅要让消费者爱上当地榴莲,最好吸引大家再到当地去走一走;越南则将重点放在了各种节日上,不仅在“618”“双11”等购物节期间提升推广力度,而且还不忘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餐桌,向全年80亿美元果蔬出口目标全力冲刺;7月17日,柬埔寨首批17吨榴莲正式装箱出口至中国,标志着柬埔寨榴莲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为东南亚“榴莲经济圈”再添新拼图。(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朱 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