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带货蜂蜜”,这些短视频是怎么发出来的?

时间:2025-05-01 15:30作者:

文 | 胡炜(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全红婵作为当下世界顶尖的跳水运动员,一次又一次为国争光,再加上其鲜明个性,受到公众喜爱,在社交平台人气颇高,有些人就动起了歪脑筋。 近日,名为“婵宝小助理”“全妹福利号”等多个账号,通过AI伪造全红婵及家人的声音和形象,生成虚假 视频内容, 在社交平台发布并 带货 。 4月29日,全红婵父亲无奈发声,那些带货蜂蜜的视频全是AI伪造的,他们一家人根本没有参与过。“ 帮我辟谣一下,我没有卖这东西,什么蜂蜜才十几块钱一斤,拿糖来搞都搞不到。 ” 一句简单的话语,道出了 满满的 无奈与愤怒。 01 短视频新玩法之祸 近年来, 随着AI技术的发展, 换脸拟声已成为简单易操作的“低门槛”技术,只需拥有声音与照片等“素材”,借助软件即可瞬间实现“AI克隆” 。 在短视频 平台, 存在 大量 运用AI换脸技术创作的短视频,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娱乐需求,也为创作者带来了大量的流量和关注,成为了短视频创作的一种“新玩法”。 但是慢慢地这种技术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成为了他们制造虚假内容、骗取利益的工具。他们利用AI换脸技术,将公众人物的脸合成到带货视频中,借助公众人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从而谋取利益。“全红婵带货蜂蜜”的视频,就是这种恶劣行为的典型代表。 不仅是全红婵,靳东、刘晓庆、雷军等众多公众人物也都遭遇过类似的AI造假, 成为受害者 。刘晓庆曾惊讶地发现微信视频号里有许多 AI 生成的视频在假冒她,张馨予则发文怒斥有商家利用AI技术复制其声音售卖减肥药。

▲ 网络截屏

“红婵带货蜂蜜”这类虚假视频的出现,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从个人权益到市场秩序,再到网络生态,无一幸免。 对于公众人物而言,这严重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同时也面临着形象受损的风险,他们的声誉可能在一夜之间因为这些虚假视频而受到严重打击。 虚假带货视频还对消费者的行为造成严重误导,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许多消费者是出于对全红婵等公众人物的喜爱和信任才购买产品的,但他们收到的产品往往与视频宣传不符,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对市场的信心。 从整个网络平台和市场生态来说,虚假带货视频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扰乱了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流量和利益,挤压了正规商家和创作者的生存空间,导致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同时,大量虚假视频的存在,也降低了平台的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让用户对平台产生不满,影响平台的长期发展。

02

平台责无旁贷

平台作为流量经济的重要一环,不仅仅是传播渠道,也是受益者,更肩负着审核监管的义务。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台有权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子商务法》以及平台规则履行监管义务,对违法商家采取封禁账号、限流等处理措施。 如果未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导致损害扩大的,对扩大部分与不法商家承担连带责任。 ” 面对AI虚假带货视频的泛滥,平台需要积极探索应对之策,力求从源头上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蔓延,否则,将会失去用户的信任,最终影响整个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 平台当务之急是提升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力度,确保每一个违规视频都不能逃过监管。 可尝试通过升级其智能审核系统,利用更先进的AI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技术,对上传的视频进行全方位扫描,一旦检测到视频中存在AI换脸、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立即进行拦截和处理,用“魔法打败魔法”。 此外,平台还可以建立用户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监督,对于举报属实的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形成全民参与的监督氛围。比如,当用户发现某个全红婵带货蜂蜜的视频存在异常时,可以点击举报按钮,协助平台加强对虚假违规视频的发现和处理。 03

全方位治理

面对网络上虚假带货视频的泛滥,社会各界需要联动起来,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建议“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治理”,全国政协委员靳东更是建议AI换脸立法。 中央网信办也重拳出击,自4月15日开启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重点聚焦的问题之一就有涉及“利用‘换脸’‘换声’‘P图’等手段编造不实内容”问题。

“全红婵带货蜂蜜”事件既是技术滥用的警示录,更是重建数字伦理的动员令。当AI能完美复刻奥运冠军的每个微笑和褶皱,当亲情和爱重成为流量游戏的筹码,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数字时代对“真实”的定义。在这场“真实保卫战”中,守护的不仅是明星肖像权,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在数字文明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校对 | 李立军

主编推荐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