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30 15:00作者:
最近,有关“00后打三份工”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关注。仅在小红书#00后一天打三份工#的词条之下,就有超过14万条笔记;不同职业、学历背景的年轻人纷纷记录和分享着自己的打工日常。
在数条上万点赞帖的评论区中,有人夸赞和佩服他们的“高能量”与“青春活力”,有人表示“不敢想多累”、“看着心疼”,还有人焦急地询问“怎么找到的这么多份工作”。
打三份工的日子到底是什么样?
这群不躺平的00后为何作出这样的选择?
一条找到了3位有这样经历的00后,与他们聊了聊。
01 开始兼职之后,我才发现一天居然可以这么长小祝,00后
小祝,00后,钢琴教师+咖啡师+自媒体博主
我是小祝,广东汕尾人。2023年6月,我从广东的一所普通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工作生活。差不多两个月前,我开始同时做三份工:钢琴老师、兼职咖啡师,和自媒体博主。
我工作日的一天通常这样度过:早上7点起床,喝一杯温开水,骑着电动车出门。不到7点半,我在宝安区的一家瑞幸门店换好工服,开始我的咖啡师工作。8点半之前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上早班。下午两点多,我赶去南山区上3点开始的钢琴家教课,这是我的全职工作。上到晚上八九点,我回家稍微休息一会儿,着手做第三份自媒体工作。到差不多11点上床休息,几乎头一沾枕头就睡着了。
我挺喜欢现在这样规律作息的状态。现在不是很多人都有“躺平”、无所谓的心态吗,但我觉得日子就应该过得开心一点,充实一点。
之前只做钢琴老师的时候,我的工作都在下午和晚上,经常一睁眼就是中午,感觉一天只有五六个小时,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兼职做咖啡之后,我发现一天居然可以这么长,能做这么多事。
小祝在弹琴
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练琴,并通过钢琴艺考读了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和这个专业的许多同学一样,我在上学期间就开始做钢琴家教的兼职,毕业后也找了这类工作,给深圳南山区的一处小学学区房的孩子教钢琴课。
我教的主要是幼儿园或者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到后面会觉得没什么挑战性。偶然在网上看到了瑞幸在招兼职员工,既能喝到自己想喝的咖啡,又能赚点钱,我就去应聘了。
一开始想到要做咖啡店员的时候会有点放不下面子。毕竟平常当钢琴老师,都是我指导学员,或者管束孩子。做咖啡师的话,我要学习和适应怎么做好一个服务者,完全听从顾客的要求。
上岗头几天,我会忘记看顾客的备注,给店里带来了一两个差评。我一开始还是消费者心态,觉得打差评很正常。但自己当了咖啡师之后才知道,被打差评是件很严肃的事情。
除了心态转变,咖啡师在员工着装打扮方面的规矩会比钢琴老师多得多。比如上班不能有美甲,不能贴假睫毛、双眼皮贴,也不能戴耳环、项链。我平常比较喜欢打扮自己,但做了这份工作之后,我最多画个眉毛就出门了。
小祝在瑞幸做兼职咖啡师
我偶尔也会有精力不够的感觉。这个月初,我刚从老家放假回来,第二天要上周五的早班,结果我那天早上太累了没听见闹钟,一觉睡到8点半。工作日上午8-9点正是订单高峰期,那家店直接就闭店了。看见时间的那一刻,我遗书都想好了,心想这怎么办呀,是不是要被辞退了。
在这件事之前,我刚考到值班主管的资质证明,时薪从20元升到了25元。结果才刚过一天,又被降回来了。老板也来问我,一天干那么多份工作顾不顾得来,是不是因为兼职所以干得不用心。想到这件事我一直挺内疚的。
有些人觉得这份兼职钱不多,又很麻烦,但我觉得做咖啡本身就是一件挺治愈的事情。我做的咖啡让别人喝到了,也给我一种成就感。
我在的这家店是开在一个企业园区里面,每天早上很多人上班都要喝咖啡提神。我觉得我好像掌管了他们一天的精力,没有我做的这杯咖啡,他们就没法更精神地投入工作。
小祝休息时拍到的美丽天空
除此之外,我还是一个一千粉的小博主。我平时就爱看一些把日子过得很充实的人分享生活,喜欢视频里面积极向上的感觉。在自己也开始类似的生活方式之后,我就也想记录自己的生活,把快乐的能量分给别人。没想到发的第一条视频就火了,有一万多人给我点赞,五百多条留言。
有条留言说“我以后也要像姐姐这样多找工作”,会让我觉得在现在年轻人普遍难找工作的大环境下,我的视频能鼓励到一些人,还挺有意义的。
我也收到过少数带有性别歧视的评论,像“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这么努力”。我看到就想,凭什么女孩不能这样生活,我更要做给他们看。
比起金钱,我觉得做自媒体带给我更大的意义是精神支持。我偶尔也会有很疲惫的时刻,想着不如放弃兼职算了,让自己轻松一点;但我看见评论区里一些认可我、支持我的留言的时候,我会觉得身体又被注入了能量,觉得他们看着我、为我加油,我应该好好做下去。
我的钢琴课上有一个7岁的女孩,她特别可爱。她刷到了我分享自己工作生活的自媒体视频,就问我为什么上午还要再做一份工作,如果钱不够花可以来她家吃饭,我觉得挺暖心的,没白教这个孩子。
咖啡+钢琴的工作体验也为我提供了未来职业的新思路。我想在以后开一家结合了钢琴演奏的咖啡店,来的人可以边喝咖啡边听我弹奏钢琴曲,如果他们对钢琴感兴趣,我也可以提供教学。
趁着年轻,我想多尝试一些事,这样我老了回忆起来,就不会好像我一毕业就只在做钢琴老师,我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想。
02 在舞台上的时刻,我感到自己真正在生活精卫在街舞赛事上担任DJ
精卫,25岁,汽车零部件项目管理和设计+街舞老师+街舞赛事DJ
我是精卫,江苏南通人。我从2022年大四下的实习开始同时做三份工作,到现在坚持三年了。
我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日本车企做汽车零部件项目管理和设计,周一到周五上班。到了双休日,我基本在南通的三四家街舞机构之间跑课,主要是教小学生,偶尔也需要周五一下班就去赶晚上7点半的课。节假日的时候,我会去做街舞赛事DJ。
因为这样接近全年无休的工作模式,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像许多长期高强度工作的人一样,我出现了过劳肥的情况,体重从刚毕业的130斤涨到160斤。
我与学生时代朋友的联系也因此变得很少。他们周末或者节假日聚会,我不是在教小孩,就是在当DJ。
大学时的精卫
我本科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学习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市场上对口的正职工作在当地起薪很低,通常每月在3000-5000元左右,也没什么上升空间。于是我就在各个行业海投简历,从实习到现在,我跳槽了两次,最终找到了现在这家。
我成长于单亲家庭。小学之后,妈妈把我抚养长大。一直以来家里的经济压力会大一些。现在这样的工作模式虽然累,但是街舞课多的时候,每月能赚差不多一万五,能为家里分担压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我坚持了自己的爱好。
我从高中开始喜欢上街舞,大学加入了街舞社团,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街舞,并在大二当上了社长。
那之后,我在社团里教新人,也去社团老师的舞房里教小孩子,街舞老师的兼职就这么开始了。
精卫在街舞社团的招新活动上跳舞
在上课的一个多小时里,我要带着小孩子一起跳,时刻关注他们的状态去指导,然后因为舞房音乐声很大,街舞老师又不方便戴小蜜蜂,就只能全程扯着嗓子去喊。周末哑嗓子,周一到周五养嗓子,基本就是我的日常。
我通过街舞老师的兼职也认识了一些街舞圈的人,他们听说我自学过DJ,便陆续有舞房的老师邀请我去当街舞赛事的DJ。
虽然这个兼职不是每周都有,但是我每次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星期去准备音乐,七八十首歌曲是必须的。
当DJ也是一个体力活。播歌曲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曲子的失误会直接影响选手的发挥。长时间的站立也是避免不了的,我最长在台上断续站过7个小时。
但每一次当DJ,都能让我暂时忘记工作的事情,感到自己真正在生活。在舞台上,我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从几岁的孩子到五六十岁的成年人,不管他们的具体技巧好不好,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在跳舞,每个人都非常地精彩。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前年夏天的一次比赛。有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第一次参赛,上台之后一动不动,僵在那开始哭。赛事主持人就带着他一起跳最基本的“pop”动作——从一个人,到台上台下的其他选手和家长,一百多人一起跳舞鼓励他。
精卫刚上完街舞课
这个五一,我又要去做DJ了。最近一周,我还在做各种准备工作:选曲、划分歌曲对应的舞蹈难度、剪掉不适合跳舞的部分前奏,以及练习每首曲子。这几天下班回到家,几乎都泡在音乐里了。
2024年初,我被查出原因不明的肺大泡和强直性脊柱炎,有过短时间的运动后气喘和胯骨疼痛的症状。医生当时建议我暂停剧烈运动,但我不想放下街舞这个爱好,硬是坚持下来了。
我的朋友们都叫我“拼命三郎”,我现在也接受了。回看这三年,我收获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但无论如何,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03 我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我还在寻找答案森目,23岁
森目,23岁,自媒体博主+咖啡店员+清吧调酒师
我是森目,广东佛山人,目前在北方民族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读大四。
我们专业最后一个学期是外出实习。除了实习之外,我在家这边找了咖啡店员和调酒师的线下兼职,每周去2-4天。我还一直在做博主,这三份工作加起来月收入平均一万出头。
我是一个对当下什么事情感兴趣就会去尝试的人,哪怕这些事和我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
我学的视觉传达设计看起来是创意相关的工作,但其实像我这样普通本科出来的毕业生,能找到的工作基本就是做一些模式化的广告海报,不太能有个人的想法。我一个同专业的同学目前就在深圳做这类工作,他说虽然自己坐在办公室里,但干的活和流水线也没什么分别。
或许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我受不了这种在写字楼里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小时候我父母开皮鞋厂很忙,我就在亲戚家放养式长大。之前封闭式管理的高中生活和疫情时的大学封校都让我特别痛苦,我觉得自己被困住了。
于我而言,做一个自由职业者则要好得多。虽然不稳定的收入有时让我有不安全感,但我觉得自由,每天的生活也充满了新鲜感。
我从进大学开始就陆续在找各种兼职,面过至少20多家店铺或者公司。我面试过旅游助理,当过潮牌店员,也做过古着饰品、中性风服装的直播助播。
大二暑假的时候,我一个已经毕业的学姐在上海当模特,问我想不想帮忙做自媒体。当时我其实手上没什么钱,但又很想去闯一闯,就和一位做摄影副业的同学一起租了个离市中心很远的房子,每天来回通勤四五个小时。我负责运营、策划、对接、写脚本和剪辑,那位摄影师朋友就负责拍摄。
我自己也做自媒体。疫情封校的那段时间,我实在太无聊了,就和朋友一起开了个抖音号,做校园约拍。刚开始做,号就起来了。我记得第一条有一千赞,后面连着三四条点赞破万。我们做了一个多月,发了十几条视频后停更,因为觉得玩够了。
在过去的将近四年里,我还尝试了各种领域的博主,从最初的探店,到好物分享,再到穿搭。做到后面就审美疲劳了,仿佛自己是为了各种广告而存在的,于是又开始拍分享日常的人像照片。
直到最近,我开始做咖啡店和清吧的兼职,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值得记录一下,就开始做vlog。
森目在咖啡店做咖啡
我正在兼职的这家咖啡店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空间。
记得刚来的第二天,我正在洗碗,店主突然走过来,说我是一个沉得下心的人,以后肯定会特别好,说完还紧张地问我对不对。她是一位90后的女生,聊天的时候,她就像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女孩,对身边人有一种从头到尾的好奇心。我当时觉得她很神奇,为什么刚认识没几天就这么坦率。
观察和与顾客交流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每天遇见新的人,听见新的事,他们的经历也因此在我的人生阅历中添了一笔,滋养着我的精神。同时,顾客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能让我看到他们各种各样的生活状态,大家如此不同,却在同一个空间相遇,人们的社会身份仿佛在这间咖啡店里暂时消弥了。
店里不忙的时候,我会去店门口遛弯,看店主养在生态球里的小鱼小虾,有时也能吃到做小蛋糕剩下的边角料。
森目在由全女性工作者组成的清吧调酒
我的另一份调酒工作是在小红书上偶然找到的。
这是一家只招女性工作者的清吧,店主也是女性。她从英国留学回来就开了清吧,生意很不错,当时打算在佛山开第二家分店。我一直对调酒有兴趣,心想她们新店开业肯定需要人手,就赶紧发了小红书私信去问。
其实我还挺容易因为做不好事情而焦虑的。在咖啡店兼职时,我曾因为记混蛋糕名字上错了蛋糕,不小心打翻过咖啡,也遇到过态度不好的客人。我会因为这些小事给自己压力,觉得我表现得不够好。
这间清吧的工作氛围缓解了我的这种焦虑。我的同事是一群特别高能量、会提供情绪价值的女生。有一次学调酒,我每做一步,周围的同事都一起夸我“好棒”、“做得特别好”,让我有自信。她们之中还有人工作时会跟着喜欢的音乐跳舞,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她,自己跳得很开心。和她们待在一起,我也慢慢被感染了,变得开心和更有活力。
森目和清吧的同事们在一起
打工的同时,我还要兼顾自媒体的工作。拍vlog的那几天通常也是我最忙的时候。我会提前带上大小支架,和店主做好沟通,再寻找角度拍摄素材。回家之后,我再花几个小时做一些剪辑工作,也要与广告商对接。博主的线上收入每个月都不稳定,数据不好的时候,我也会不安。
做这么多种工作下来,我一直在问自己真正感兴趣什么,不过现在我还没有答案。
我不讨厌做咖啡和调酒,但在上手之后,原先的职业神秘感随之消失,这份工作其实也就是这样。也许我感兴趣的是学习一个未知东西的过程。
未来,我会尝试更多不同的工作,直到发现一个我完全喜欢、不会厌倦的事情,并从它的身上收获内心的安定。
就算现在还没有头绪,我也会告诉自己,至少我学到了技能,以后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
注:应受访者要求,小祝、精卫、森目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