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26 01:00作者:
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风淳厚,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受,我们沉默,我们呼唤,我们耕作,我们收获。行走美丽中国,助力乡村振兴。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记”,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5年2月25日星期二广州
上午,区广安先生发了个视频来。太好了。随后,他打来电话,语气兴奋,说:翁源兰花花盆,不妨参照,在传统的紫砂、陶瓷盆外,另添新意,会更时尚,更艺术。
原来区广安先生发来的,是伊朗艺术家用玻璃和石头拼合一起做花盆,极巧妙,太清新。我们进行了热烈沟通,都觉得翁源兰须有全新花盆,以新人耳目。吴德灏就是用玻璃来进行雕塑创作的,到时可以跟他沟通。先在翁源做一展览,兰花玻璃花盆展,以专业的、严肃的艺术态度来创作和展览,当能引发关注,推动翁源兰文化的创新。
下午谒见周国城先生。他提起翁城孩子的诗,赞不绝口。他目前也在写古典诗,写了1000多首。聊了好多,如在AI时代,如何思考绘画的前景?他说确实很难,可能大写意还有点机会,因为大写意有太多不可控因素,目前AI是模仿不了的。周国城先生又说,假如一个人从事艺术,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快乐,得到一种宣泄,也是极好的,和AI不AI没啥区别。这不就是我们老祖宗极为强调的学问要“为己”吗?没想到到了AI时代,“为人”传统竟然得以唤醒。大写意就是一种极重要的“为己”的表达方式,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情绪价值。又聊了齐白石,他说当年去波兰讲课,举了个很重要的例子,就是齐白石画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张画,放在中国文人画史上都是当之无愧的神作,因为它将诗意和画意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给周国城先生带了一盆翁源兰,他说这款兰花特别香。周国城先生以画兰著称,对兰花亦很有研究。
作者丨张演钦
责编丨王绮彤
审核丨赵旭虹
终审丨张演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