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1 19:30作者: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王好俞刘东
1月20日晚上8点刚过,杭州萧山浙江智兴集团厂区两幢宿舍楼,灯光已熄灭大半。
米大姐房间,灯光依旧亮堂。她正坐在床头,专心致志地钩织着毛线拖鞋。躺在床尾的丈夫和儿子,已准备入睡。
床边,摆放着一只行李箱,和一只还未封口的编织袋。那里已经装了七八双色彩鲜艳、花样精致的毛线拖鞋。
那是外乡人米大姐即将从浙江带回老家湖南怀化的礼物和心意。
“近乡情更怯”这句话,也许在打拼一年即将回家的这一刻更加具体和感性。
8个小时之后,米大姐就已经起床收拾利索,等着1月21日清晨的返乡大巴,载上她和近百名外省籍工友回家过年。
临行前还在钩
她给每个家人都做了一双毛线拖鞋
“都是我钩的,这双给侄子,这双给侄女,这双给弟媳……不值几个钱,图个暖和舒服。”一年没见,米大姐为每一位亲人都准备了自己钩的拖鞋。
“平时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孩,没什么空闲,只能利用零碎的时间钩一钩。”米大姐边说边低下头,继续着手中的活计。
这些拖鞋,她用了一年时间在准备。“跟着网上的视频教程学的钩,有一针没一针的,这几双鞋钩了快一年了。”
米大姐来自湖南怀化,两口子2018年来到杭州务工,安定下来后,把小儿子也接了过来。这20平方米的小宿舍,是一家三口在这个城市安然落脚的小家。
“我们一个上白班,另一个就上夜班,轮流照顾小孩。”虽然生活不容易,但米大姐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心就是暖的,“赚不了大钱,手头零花钱还是有的,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说着,她轻手轻脚地放下手中的针线,帮儿子掖了掖被角,眼中满是柔情。“孩子大了,懂事了,知道我们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学习也自觉,这让我很欣慰。”
提及即将到来的春节返乡,米大姐的眼中又多了几分期待。
回去第一件事,她打算先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清爽,“然后抓紧办年货、走人家,亲戚朋友们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多热闹啊。”
烫了头小卷发,还打扫了宿舍
“日子是自己的,得把它过得有滋有味”
一阵有节奏的“笃笃笃”切菜声,从走廊另一头的宿舍传来。
房间里,唐大姐正在准备次日的早饭。
早上6点坐车回四川老家,她计划4点半就起来,烧个饭吃好再出发,“切两片莴笋,就着油渣,加点油辣子炒炒。”
“下班了就自己买菜,做点喜欢的家乡口味。”来杭州打工数年,唐大姐说,别的都习惯了,唯独在饮食上还是难以割舍那份家乡的辣味,“每吃到这一口辣,就像回到了家里。”
唐大姐是70后,性子利落爽快,宿舍被她收拾得井井有条。
返乡前一夜,她特地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虽然是在异乡务工,但日子是自己的,得把它过得有滋有味。”
这个即将到来春节,是唐大姐连续第五年搭乘公司的包车返乡。回家可以休假半个月,她只简单收拾了一个双肩包的行李,外加一袋车上吃的零食,“年初八又要回来上班,带了几套换洗衣服,轻装上阵。”
“我看了天气预报,一路都是晴空万里,预计22日下午就能到了。”到达四川荣县后,她们几个同乡工友,再一同拼车回威远,“这么远的路,实际就花了几十块钱,实惠又方便。”
聊起在家等候的丈夫,唐大姐脸上满是笑意。原本,夫妻俩都在这里务工,为了照料年迈九旬的老母,前两年,丈夫先回了家乡。
分隔两地,思念时刻萦绕心间。“每天都会打打视频电话,有时候家里不忙的时候,他也会到杭州来看我。”
又要团圆了,唐大姐特意抽空去了趟理发店,烫了一头时髦的小卷发。
“以前都是留长头发,没剪过短发没烫过头。”这个新发型她还没给丈夫看,想着给个惊喜。
对于未来,唐大姐有着自己的打算,“等过了年,回来接着好好干,攒点钱,以后也能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
年前包车送,年后包车接
这件事这家公司已经坚持了7年
1月21日清晨6点,天光未亮。两辆大巴车在园区停稳后,大家提着大包小包围拢过来。
米大姐和儿子先上车占座位,丈夫在车边放置行李;唐大姐上车后,连忙给丈夫发去出发信息;其他相熟的工友互相打着招呼聊天……
10多分钟后,两辆车先后出发。萧山交投长运旅游车队队长李晓峰告诉记者,不堵车的话,1月22日中午12点多就能到湖南怀化,到四川荣县的会稍微晚些。
“我们每辆车上配备了三名司机,交替驾驶,保证行车安全。”湖南方向大巴车上的司机杨文君,也是湖南老乡,“能把大家平安送回家,我很开心的。”
“从2019年开始,我们每年腊月二十前后都会包车把员工送回家。”智兴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高志伟告诉记者,等到正月初八,又会包车把员工接回来:“大家为公司尽心尽力付出一整年,我们很感激的,要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