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30 04:00作者:
2024年3月,医疗设备行业吹起“以旧换新”的政策东风,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提及医疗领域的更新与建设方向。
然而,受整体经济环境及国内医疗设备相关政策影响,医疗设备的招采进度大面积放缓,主要影像类设备招采金额同比普遍下降30%至50%,直到今年四季度才开始缓慢恢复。随着采购需求逐渐释放,国产影像龙头企业有望凭借丰富且高端化的产品矩阵走出寒冬。
开立医疗(SZ300633,股价30.83元,市值133.4亿元)相关人士近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内市场,政策的影响是即时见效的,以旧换新、贴息贷款等政策利好对国内市场影响确实比较大,一些统计数据也反映了不同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设备更新政策带来机遇
据测算,此次设备更新预计拉动600亿元的医疗设备采购规模。但与行业预期有些差别,政策实际落地的成效有所延迟,医疗设备厂商在今年上半年的日子普遍不好过。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个省市发布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通知,三季度医疗设备招标呈现复苏态势。据医械云数据,2024年9月医疗设备招采金额较2023年同期提升3.11%,销售额同比增速回正,且较2024年8月环比增长21.93%。
开立医疗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略有下滑,在行业的低谷期,公司仍保持战略投入,引进各类研发、销售人才,为公司中长期发展储备人才,公司研发、销售费用有所增长。从市场角度看,超声、内镜的诊疗需求并没有减少,医院采购放缓是短期现象。设备更新政策将有助于促进终端医院采购恢复正常,过去压抑已久的需求将逐渐得到释放,公司看好未来的市场复苏。
该人士还表示,设备更新政策将持续3年,未来医疗设备公司,尤其是头部公司将持续受益。
走高端化、专科化路线
超声是国内医学影像领域最卷的赛道之一,在市场占比约50%的通用型超声上,就聚焦了10家以上的上市公司。
要在高端领域建立话语权和优势,就必须敢于挑战专科超声。开立医疗是国产设备中较早进军专科超声的企业,目前可提供覆盖肌骨、妇科、产科、甲乳及肝脏等应用的智能解决方案,公司每年研发费用率超过20%。
而在内镜业务上,随着国产医用内镜产品的性能得到突破,以开立医疗为代表的国产内镜厂商在临床端认可度也持续提升。针对细分软镜市场而言,2023年开立医疗市场份额约12%,在软镜市场中目前仅次于外资龙头奥林巴斯及富士。在高端镜种领域,公司实现了超声内镜、光学放大内镜、超细内镜、刚度可调内镜等内镜细分产品的突破,产品矩阵持续迭代升级。
开立医疗相关人士表示,高端医疗设备不是靠性价比才能在市场上立足,而是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说话。近年来开立的超声产品在妇产、全身应用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三甲医院装机量不断提升,规模化发展效应凸显。
该人士表示,总体而言,医疗器械企业必须坚持长期主义,尤其做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企业,如果不投入研发、不投入学术、不投入市场的话,就很难把产品做好。“不往高端上去走,一定无法破局,开立未来必须走高端化、专科化路线。”
(免责声明:本版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