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11 05:30作者:
为什么要彻底否定大清?因为大清和之前的秦汉唐宋明等王朝,并不是一回事。之前的大一统王朝或多或少对中华民族,都做出过正面的贡献,仅仅只是没办法解决王朝周期律这一几千来的痼疾,而大清则完全不是这样。
接下来我们盘点一下,大清和其他封建王朝的本质区别有哪些:
第一、大秦统一华夏;汉唐自不必多说;宋朝经济繁荣;大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大清则是趁着中原王朝内乱,窃取了华夏这块神州大地,这叫做得国不正;
第二、大清在统一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对汉人的大屠杀,比较著名的有:扬州十日,屠杀人数约为80万;嘉定三屠,死亡人数约20万;南昌大屠杀,约20万百姓遇害;江阴八十一日,城内外死者达17万余人;广州大屠杀,死难者超过七十万;四川大屠杀,导致当地人口锐减,经济遭受重创;湘潭大屠杀,城中百姓几乎被屠戮殆尽。据小道消息称,整个大清一朝,对汉人的屠杀,竟然超过了匪夷所思的1个亿,这些屠杀事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
第三、文化摧残,用文字狱加编纂四库全书等手段,开始系统性的摧毁中华文化的根基。很多重要的文献资料,在此期间被删改的面目全非,在文化上,对后世造成了难以修复的严重后果;
第四、明朝苦心建立了一套覆盖面空前,从国子监到府、州、县学的庞大官学网络,可以说是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学体系。到了大清时期,为了维护自身的高压统治,以及更好的愚民、弱民,于是便废除了明朝的官学体系,开了历史的倒车,致使文盲率重新进入了95%的历史高点,女性文盲率更是接近100%。科举制在大清,也发展到了它的巅峰,成为了一种禁锢读书人的牢笼之术;
第五、从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海战,可以说大清从来就没有拿出全力来应对帝国的危机,仍然把防止汉人做大放在首要位置。哪怕是到了亡国灭种的阶段,竟然还搞出了一个皇族内阁。可见大清,自始至终从来就没有把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而维护大清的统治,才是他们最最核心的利益所在。
综上所述,大清的开国给汉人带来的是一场场大屠杀;而所谓的康雍乾盛世时期,正是西方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到如火如荼的高潮阶段;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打进紫禁城,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皇族内阁,我们不难看出,大清是非常抗拒与害怕变革的。如果换成秦、汉、唐、明这些汉人政权,真到了亡国灭种的阶段,权贵的利益,底层百姓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将会高度一致。
南宋在崖山一战后,陆秀夫抱着8岁的儿皇帝投江自尽;明朝的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也选择吊死在了煤山,壮烈殉国;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更是三者结合的最好诠释;而溥仪建立的伪满洲国,则向世人展示了大清最为丑陋与真实的一面。
有人会说,大清在领土方面还是有很大贡献的,毕竟彻底征服了游牧民族。我想说的是,在大清那个年代,随着沙俄和欧洲各国的崛起,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已经被极大的压缩。此时如果换成其他中原王朝,我们的国土面积大概率应该是世界第一,大清在该拿的时候没拿到多少,然后在晚期的时候又弄丢了不少。
目前没有完全否定大清的原因则有两条:
第一、大清还有很多遗老遗少们,在关键岗位上发光发热,他们在竭尽全力的阻挠对大清的全盘否定,这事关他们子孙后代们的福利待遇问题;
第二、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团结史观,政府希望淡化处理一些影响团结的历史争议问题,尽量让各民族都能够团结一致,向前看。
不过,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会对大清做出彻底的否定与深刻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