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8 01:30作者:
当地时间10月25日至26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此次沟通是在10月中美关系出现新一轮震荡的背景下推进的,两国谈判团队展开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韩国举行,会前外界普遍预测中美元首会在此期间举行会晤。此番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为后续两国高层的互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轮经贸磋商的议题较为广泛,涉及美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10月以来,美方不顾中美元首通话达成的共识,又采取一系列对华打压举措,给中美关系带来新冲击。中方做出必要反制,尤其是围绕进一步收紧稀土出口宣布了相关政策。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度威胁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更为严苛的对华出口管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等人,甚至发表了情绪化的观点。

10月25日至26日,中美两国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中美经贸磋商。10月25日磋商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合影。图/新华
事实一再证明,特朗普政府的遏压与威胁不会削弱中国方面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已经成为中方处理中美经贸博弈的底层逻辑,如果美方不能做到平等、尊重,中国就会采取强有力的回应措施。“博弈论”先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曾言,“伤害的力量就是讨价还价的力量,利用这种力量便是外交”。今年8月底,中方针对美方考虑推出的对华打压政策曾进行明确警告,但美方一意孤行。
针对美国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的单边举措,中国政府展开对等反制,宣布自10月14日起对美国拥有、运营、持股25%以上及美造、美籍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美国商务部根据所谓“50%规则”通过股权穿透机制扩大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范围,令中方极为不满。10月上旬,为进一步封堵稀土及其相关技术非法流向境外,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稀土物项、稀土技术、稀土设备和原辅料、五种中重稀土、锂电池等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博弈,让过去数月逐步平稳的中美关系再度出现严重波折。但以打促谈、以斗促稳,是中方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应对美国压力的突出策略。在中方的有力反制之下,中美又一次从相互加码贸易限制举措返回谈判桌。这不仅是利益的博弈,也是心理的博弈。
此轮在马来西亚的磋商结束后,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则称,美国和中国谈判代表已经达成“非常积极的框架”。在双方进行“非常好”的谈判后,原定在11月1日采取的对华关税举措“实际上已不存在”。对于两国会否延长将在11月10日到期的关税休战协议,贝森特也给出了积极答复。
当然,中美距离全面达成经贸协议还有不少距离。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双方就妥善解决彼此关注的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各自将履行国内批准程序。“美方表达立场是强硬的,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李成钢的这句话,可谓意味深长。农产品贸易、芬太尼关税、出口管制等问题十分复杂,很多细节需要中美双方继续进行“讨价还价”。中美之间存在的深层矛盾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化解的,马来西亚磋商或是一种阶段性缓和。
中美必然要在打打谈谈中找到双方关系新的均衡点,特朗普政府输赢心重、谋利性强等特征,意味着中美找到正确相处之道并不容易。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美两国元首可能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的会晤,这也被视作中美元首面对面战略沟通的重要机遇。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多次通话,为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确定了基调。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发展大局,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从日内瓦到吉隆坡,中美通过5轮磋商达成的成果是宝贵的,需要倍加珍惜。只要坚持平等、尊重、互惠,中美两国就一定有能力、有智慧找到相互成就、共同繁荣之道。
(作者系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作者:赵明昊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