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让特朗普体面“认输”,5月12日载入史册,世界将铭记这一天

时间:2025-05-13 03:30作者:

中国让特朗普体面“认输”,中美这轮关税战在5月12日打出结果,全世界都将铭记这一天。

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结束经贸高层会谈后,正式发布联合声明。

双方一致同意,自5月14日起,将对彼此商品恢复到4月2日之前的关税政策框架,双方降幅相等,都是115%。

也就是说,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的综合税率,从145%(最高245%)降回约30%,中国则相应地将对美商品关税,从140%-125%下调回10%-45%不等,并暂停或取消4月2日之后实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关税变化:从“全面脱钩”到“有限管控”】

这个结果决定,标志着特朗普政府自4月初发动的“超级关税战”暂告一段落。

尽管美方仍保留了部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但整体上已大幅回调此前激进立场,显示出对华经济施压策略遭遇现实反噬后的退让。

而中方也未完全取消所有报复性关税,而是采取阶段性缓和姿态,释放出“斗而不破”的信号。这意味着,中美之间贸易成本将出现阶段性回落。

当然,美国还有在2月初第一波发起的所谓“芬太尼”关税20%,再加上特朗普第一任期关税战的算术平均税率约20%,实际中征收税率约10%。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美国执行的对华税率是30%左右。

中国则同样保留2月份对等回应的主要反制商品类型,比如农产品、天然气、石油、大排量汽车加征的10-15%,以及之前的实际税率约10%。对美国征收20%-25%的关税。

【舆论反应:美国网友质疑白宫诚意,中国市场谨慎观望】

尽管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媒体高调宣称“取得巨大进展”,但外界普遍持怀疑态度。

许多美国投资者和普通民众仍在等待具体政策落地,甚至有评论直言:“我们不相信白宫说的每个标点符号。”

这种情绪源于过去一个月来,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导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升超过2.1个百分点,家庭年均支出增加约3800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对关税回调反应较为平稳。分析认为,这轮谈判并未触及核心产业问题,尤其是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华盛顿仍未放松对华出口管制。

因此,中国方面的让步也相对克制,仅限于关税层面的临时性调整,并未开放核心技术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方面明确指出,“任何协议都必须基于对等原则”,并在新闻发布会中多次强调“反对以国家安全为借口进行无端制裁”。

这一立场表明,中国仍将保持战略定力,在未来可能重启的高科技产品谈判中继续要求公平待遇。

【政治逻辑:特朗普的“张口就来”与中国的“步步为营”】

这场谈判的节奏,再次印证了特朗普式执政的核心逻辑:拍脑袋决策、快速推进、短期见效、长期反复。

这种“先放狠话再妥协”的模式,已成为特朗普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标准动作。一方面,它能短期内制造紧张氛围,强化其“强硬总统”形象;

另一方面,又能借谈判契机释放压力,缓解金融市场与制造业焦虑。不过,这种做法也让盟友与对手对其政策可信度产生严重怀疑。

相较之下,中国方面展现出更强的战略稳定性。无论是前期的关税反制、稀土出口限制,还是如今的阶段性让步,中国始终围绕一个核心目标:确保供应链安全、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防止外部势力干涉中国经济主权。

这也解释了为何中方坚持“美方必须先纠正错误做法”,才考虑进一步合作。

【未来展望:关税只是表象,真正的较量在科技与金融】

尽管此次会谈达成初步共识,但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美方希望中国扩大进口、减少顺差,而中方则要求美方解除对华高科技封锁、停止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搞脱钩。

这些根本性分歧尚未解决,意味着所谓的“缓和”只是战术性停火,而非战略性和解。

此外,美国财长贝森特与贸易代表格里尔虽称“会谈富有成效”,但均未提及是否对中国提供新的市场准入条件。

而中方则明确表态,不会牺牲国家发展利益去换取“虚假和平”。

可以预见,接下来两个月将是双方落实协议的关键期,若美方无法兑现更多承诺,中方或将重新评估后续谈判节奏。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国内的政治风向正在悄然转变。共和党内部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声音逐渐浮出水面,而民主党亦开始批评其“外交混乱”,使得这场中美谈判的后续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结语:回到4月2日前,不是倒退,而是新阶段的起点】

中美关税战的首轮交锋,最终以双方回到4月2日前的状态收场。

表面上看,这是特朗普的一次“战略性撤退”,但实际上,这更是中国成功抵御外部冲击、稳住产业链信心的体现。

“这次谈判不是胜利,也不是失败,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斗争’。” 在全球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中美之间的“打打谈谈”将成为常态,而真正的胜负,将取决于谁能在科技竞争、金融主导权、全球供应链控制权等方面掌握主动。

这场谈判的结果,不仅是关税数字的变动,更是中美关系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未来中美两国将在芯片、AI、航空航天、稀土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新一轮博弈。

今天的“暂缓”和特朗普的“体面认输”,或许只是更大风暴前的片刻宁静。但无论未来的走向如何,这都将是近年来最有资格载入史册的一天。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