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1 23:30作者:
本周早些时候,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边境地区发生的一场空战中,一枚中国制造的霹雳-15E空空导弹坠落在印度境内,尾部结构和其他部分基本完好无损。虽然有关这场空战的许多细节很少,但这是霹雳-15系列首次在实战中使用。作为中国最先进的空空导弹之一,任何部件甚至是残骸都会引起印度当局以及西方国家的极大兴趣。
本文是美国《战区》网站的一篇专栏文章,作者是Joseph Trevithick,由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在5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巴基斯坦官方表示,中国制造的歼-10CE和JF-17战斗机以及美国制造的F-16战斗机参与了5月6日至5月7日夜间与印度空军的战斗,他们还明确提到了霹雳-15E空空导弹。巴基斯坦当局声称,他们的42架战斗机与72架印度战斗机交战,在此过程中击落了5架敌机,包括3架法国制造的“阵风”战斗机、1架俄罗斯制造的苏-30MKI战斗机和1架米格-29UPG战斗机以及1架无人机。
不过,这些说法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也没有确凿证据。虽然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公布了雷达数据和通话录音,但仍然无法进行独立核实。有目击证据表明,印度空军至少损失了1架“阵风”战斗机。目前已经有多份关于印度空军损失的报道,援引了美国、法国和印度官员的话,但他们对确切损失数字和情况存在分歧。
在这些交战中,巴基斯坦发射的部分霹雳-15E空空导弹残骸落入了印度境内。据报道,其中1枚导弹坠落在旁遮普邦霍希尔布尔地区的卡马希德维村附近,有相当一部分结构保持完好。从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导弹的后部主体基本完好无损,附近还散落着疑似导引段的部件,目前还不清楚这些霹雳-15E空空导弹的残骸是否已经被印度回收。
导弹在相对完整的状态下坠落,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例如导弹在极限超视距射程发射时,没能持续提供中段制导支持,导弹在没能接收到下一步引导信息的情况下,就会提前进入“发射后不管”模式,自行搜索目标。在这种作战模式下,导弹仅依靠发射初期获得的遥测数据对目标位置进行预测。当导弹的雷达认为目标进入射程时,就会开启并搜索目标。
虽然这种发射方式降低了杀伤概率,但也能提高战斗机的生存能力。结合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战斗机均未越界的报道来看,此次空战很可能采用了这种远程发射方式,刻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进入对方武器的最大杀伤范围。由于战斗机需要在边境附近急转脱离,雷达提供的中段制导往往被迫中断,否则很容易越界并陷入敌方战斗机和防空导弹系统的联合杀伤区。更何况,在高威胁空域长时间开启雷达,无异于自曝位置。
此外,远距离发射也意味着导弹最终撞击地面时很有可能已经处于能量耗尽状态。
再次强调,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释导弹为什么会像这样完好无损的坠落,但考虑到我们对印巴边境战术形势的了解,这种远程发射方式是最有可能的解释之一。
霹雳-15是中国最先进的空空导弹之一,采用主动雷达制导,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导引头,提供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双向数据链可在发射后持续更新制导信息。据悉,霹雳-15的最大射程为200公里,但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出口型霹雳-15E仅有145公里,性能下降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总的来说,回收相对完整的武器和其他材料,尤其是更先进的设计,对情报部门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回收霹雳-15E这样的空空导弹,有助于了解性能优势与限制,从而有助于开发新的反制措施、战术、技术和程序。
虽然导弹的制导部分和其他电子设备是主要关注点,但仔细检查其他部件仍然可以获得非常有用的数据。霹雳-15使用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即便已经燃尽,但结构仍然可以透露有关推进性能的细节。此外,对弹体和其他部件的制造材料进行测试,可以提供有关原产国整体工业产能和生产线质量控制的有用情报。
即使没有完整回收导弹残骸,霹雳-15在最近战斗中的使用都会为情报收集提供机会。印度也可能将回收到的霹雳-15残骸与西方国家共享,进行深入研究和技术剖析。尤其是对美国而言,了解霹雳-15的更多细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