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是“邪恶势力”?经济学者宋清辉表示:垃圾企业与垃圾老板

时间:2025-04-09 14:31作者:

万万没想到,这次胖东来和专家算是彻底杠上了。

都说人红是非多,最近一段时间,胖东来在全国超市行业的热议一直就没停过。一会痛批山姆的员工工资低,一会质问永辉赚的钱,为什么没有分给员工?果然,终于还是有人看不下去了。

近日,经济学者宋清辉就曾发文表示:胖东来实际上根本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容不下哪怕一点儿质疑,一旦受到质疑就会起诉,所以在宋清辉看来,这就是企业的一种无赖行为,更是河南企业界的耻辱。

此外宋清辉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认为于东来之所以被别人看作是“神” ,是因为被自媒体吹捧出来的,胖东来作为一家至今连河南都走不出去的小企业,竟然能够有如此大的煽动民粹的力量?今天于东来敢明目张胆地乱搞说真话的人,明天他可能就敢针对整个国家,所以自己必须与这一小股“邪恶势力”殊死搏斗!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火遍全国的胖东来,为啥到了专家口中就变成了“邪恶势力”?连着自媒体也跟着成为了“帮凶”?

1. 企业维权背后的焦虑

胖东来近三年已发起多起名誉权诉讼,索赔金额最高达500万元(如网红“柴怼怼”案)。这种“重拳出击”策略,折射出新零售企业面对自媒体时代的品牌脆弱性——一则短视频可能引发全网退货潮,而法律诉讼既是维权手段,也是威慑潜在批评者的“杀鸡儆猴”。

2. 自媒体人的“危与机”

宋清辉自称“野生经济学家”,其985万微博粉丝与《床头经济学》等畅销书,构建起“草根意见领袖”人设。此次事件中,他高调宣称“与邪恶势力搏斗”,实质是强化“敢说真话”的公众形象,甚至可能借此收割流量。但网友对其“大学学历冒充专家”“借儿子自杀事件炒作”的质疑,也让其公信力面临考验。

舆论撕裂:民企“良心”人设遭遇信任危机

• 支持胖东来派:

“给员工发高薪的企业不该被诋毁!”“如果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但造谣必须付出代价!”——这类声音认为胖东来是实体经济的清流,维权行动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

• 力挺宋清辉派:

“企业越大越要容得下批评!”“胖东来起诉普通人,和跨国集团打压小博主有何区别?”——反对者担忧形成“寒蝉效应”,导致自媒体不敢监督企业。

图四

这场官司没有赢家?

法律程序可能持续数月,但胖东来已付出隐性代价:2024年其员工流失率仅3.3%,但近期“起诉维权”引发的“霸凌博主”争议,导致社交媒体差评增长15%。而宋清辉虽获得短期关注,却被扒出“自封经济学家”“学术履历造假”等黑历史,粉丝量出现波动。

这场风波最终可能以“和解”收场——胖东来需要维护“厚道商家”形象,宋清辉也难承受败诉风险。但更深层启示在于:当企业把“高薪福利”作为营销卖点时,就必然要承受更严苛的舆论审视;而自媒体在追求“爆款”时,如何平衡观点表达与事实边界,将成为生存必修课。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