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8 08:30作者:
就在2025年4月6日,抖音用户@掩于岁月在新疆大巴扎购买黑枸杞被收9800元,从而引起了一场消费纠纷,评论区“9800”的刷屏甚至逼停新疆文旅官方直播。这场纠纷背后,究竟是“明码标价”的合规交易,还是“切糕式宰客”的卷土重来?
游客@掩于岁月在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一家店铺选购了黑枸杞、胎菊等商品,标价牌上仅标注“8元”,未明确计价单位。结账时,商家突然告知“8元/克”,按此计算,500克黑枸杞竟高达4000元,四类商品合计9800元。
游客当场报警,但当地警方认定商家“明码标价”且无强买强卖证据,仅能调解。游客质疑:“商品未包装、未离店,为何不能拒付?”上图警方负责人说:线下购物不是你在网店购物,没有7天无理由退货一说,你要遵循线下购物的规则。全程都在帮商家说话,一点没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处理问题。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也因缺乏直接证据,最终游客被迫付款。
而在2024年3月31日新疆官方就出了相关规定:消费者在线下购物,可以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游客当场购买的东西需要退货,更应该享受该政策。
更令人咋舌的是商品真实性问题。网友指出,大巴扎部分商家长期以“野生黑枸杞”“稀有药材”为噱头,实际用染色萝卜干冒充高价商品。而涉事黑枸杞的单价(8元/克)远超市场价80倍,正常批发价仅0.1元/克
事件曝光后,全网炸锅。新疆文旅抖音直播间被“9800”弹幕攻陷,主播无奈停播;新疆新东方文旅主播紧急澄清:“本地人也不去大巴扎购物!”评论区两极分化:一方痛斥“宰客毁形象”,将事件类比“新疆切糕”;另一方则认为“标价合规,游客应自行担责”。
新疆本地网友尤为愤怒:“一锅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人贴出乌鲁木齐华凌市场对比价,直指大巴扎已成“游客专供高价区”。更有人翻出新疆2024年“线下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质问:“连店门都没出,为何不能退?”
这场风波商家利用信息差,以“文字游戏”将普通商品包装成天价特产;监管滞后则让维权沦为“和稀泥”。但争议背后,新疆仍是那个“歌舞与雪山交织的圣地”。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新疆的美,不在大巴扎的柜台,而在天山脚下的牧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