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1 21:30作者:
3月31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当日召开的第十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选举方榕为董事长。
3月28日,中兴通讯发布公告称,61岁的董事长李自学因年龄原因正式卸任,结束了其自2018年美国制裁危机以来的七年掌舵期。
这一人事变动的背后,是公司业绩持续承压的现实:2024年全年营收1212.99亿元,同比下滑2.38%;归母净利润84.25亿元,同比减少9.66%,系自2019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双降。
而第四季度更成为全年“重灾区”,扣非净亏损达7.19亿元,同比降幅高达341.14%,单季归母净利润骤降65.08%,引发市场对其管理层能力与战略方向的强烈质疑。
在公司业绩暴雷背后,中兴通讯总裁徐子阳等多高管薪酬近7000万,公司却裁员4000人。
其中,徐子阳2024年个人薪酬980万元,2023年薪酬超过1100万元。
核心业务失速:5G红利消退下的增长瓶颈
作为中兴通讯的核心支柱,运营商网络业务在2024年遭遇重创。
全年营收703.27亿元,同比下降15.02%,系近五年来首次负增长。
这一颓势直接关联国内5G建设周期的拐点——2024年三大运营商5G资本开支降至1172亿元,较2021年峰值缩水36.3%,新增5G基站数量同比减少14%。
尽管公司试图通过5G-A技术升级维持份额,但运营商业务收入占比仍从60%以上降至57.98%,传统增长引擎明显失速。
在运营商业务收缩的同时,政企业务与消费者业务未能形成有效支撑。政企业务虽凭借服务器及存储产品实现36.68%的收入增长,但毛利率骤降19.58个百分点至15.33%,凸显市场竞争白热化下的“增量不增收”困境。
消费者业务虽在手机销量上实现40%的同比增长,但低毛利的家庭终端占比过高,整体毛利率仅22.66%,对利润贡献有限。
国际市场方面,亚非地区收入增长4.04%被毛利率下滑10.56个百分点完全抵消,海外拓展成本高企的问题持续暴露。
现金流承压,裁员近4000人,总裁徐子阳等多高管薪水近7000万元
业绩下滑的同时,中兴通讯的财务健康状况亮起红灯。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34.05%至114.8亿元,而有息负债总额高达608亿元,财务费用压力持续攀升
为缓解压力,公司年内裁员近4000人,人均薪酬同步下滑,但管理层却逆势领取近7000万元高薪。
其中,总裁徐子阳980万薪酬,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与普通员工降薪裁员形成刺眼对比,引发投资者对“管理层责任与回报匹配度”的强烈质疑。
Wind数据显示,中兴通讯2024年人均创收再创新高,但是人均薪酬却出现下滑,与此同时,中兴通讯的员工人数也在持续下滑,当前已经从2023年的72093人降至68375人,一年时间裁员近4000人。
战略转型迷雾:技术投入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
面对困境,中兴通讯试图通过“连接+算力”战略转型突围,全年研发投入达240.3亿元,占营收比重20%。然而,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在算力服务器领域,公司缺乏核心芯片技术优势,面临浪潮、新华三等企业的价格战挤压;在AI终端市场,虽推出相关产品,但品牌影响力与生态构建远不及华为。
此外,国际市场仍受地缘政治因素制约,欧美市场拓展困难重重,进一步限制了增长空间。
李自学的卸任,标志着中兴通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新的管理层能否带领公司突破5G红利消退的困局,仍充满未知数。
在行业竞争加剧、财务压力攀升的背景下,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转型投入,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中兴通讯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