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再次引发争议,网友纷纷不买账:十个人没有一个感动我!

时间:2024-10-26 14:34作者:

“感动中国什么时候变娱乐节目了?”

就在今年的4月份,2023的“感动中国人物”被评选出来以后,网上真是铺天盖地地都在吐槽,不少人都表示“十个人没一个能感动我”。

这句在社交媒体上疯转的话,就像是一根刺,扎破了“感动中国”20年来精心营造的感动“人设”。

近些年来,“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屡屡引发网友的争议,“感动”这两个字好像是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质疑和讨论。

究竟是时代变了,还是“感动”的标准变了,又或是是我们对“感动”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全民感动”?“全民吐槽”?

想起几年前,“感动中国”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年度催泪弹了,那些平凡人的故事,那些朴实的语言,总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每次《感动中国》播出的时候,我们就会坐到电视机前,鼻涕一把泪一把地看着。

天津老人白方礼蹬着三轮车,用一毛一角的零钱资助贫困学生,20年下来,他总共捐赠了35万,累计资助了300个学子。

还有胡雷,他下肢瘫痪、衣衫褴褛,只能跪着行走,却靠着捡废品捐助了上百万元。

当被他资助的小女孩看到他的样子时,一瞬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她怎么也没想到,资助她的人竟然是一个比自己过得还要不好的人。

而就是这样一个“跪着的巨人”,才是真正的“感动中国”的人物,才真正配得上这个“头衔”。

他们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直击人心,让我们看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伟大,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中国”的舞台上,“草根英雄”的身影越来越少,科学家、演员、运动员、甚至外国友人都成了座上宾。

这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们的故事,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却像隔着一层可望不可及的玻璃罩,难以产生共鸣。

这种感动,现在好像被一种说不清的焦虑给替代了,这种焦虑,或许就来自我们对“成功”的过度追求,对“精英”的盲目崇拜。

这样的一幕也不禁让我们怀疑了起来,难道只有那些“高大上”的人物,才能代表“感动中国”吗?

就在《感动中国2023》播出之后,网上可谓是掀起了一阵的热潮,不少人纷纷表示,怎么还有外国人呢?咋连运动员都上榜了?

一位网友表示:“这不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吗?只能说是榜样,说感动都差点意思。”

这句话说的没错,他们明明就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怎么就成了《感动中国》了呢?

而且《感动中国》每年就只有10个名额,为什么要被这些人占领了呢?明明世间还有那么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永远都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

这样的人不应该是《感动中国》最应该请的吗?为什么如今却变了味道呢?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

当我们习惯于用“成就”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用“标签”去定义什么是“感动”时,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感动,就逐渐被挤压到角落,变得黯淡、模糊,最终消失不见。

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名单公布后,质疑声可谓是一波接着一波,奥运冠军张雨霏、演员牛犇、外国选手穆言灵……

这些名字,无疑代表着各自领域的“成功”,但“感动”二字,却显得有些牵强。

这样看下来,“感动中国”的舞台,似乎正在变成一场“成功人士”的表彰大会,而没有了从前的“感动”。

慕言灵,这位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的传播者,虽然其个人经历未必如“草根英雄”般充满戏剧性,但她数十年如一日搭建沟通桥梁的努力,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为国争光”吗?

在一个信息爆炸、文化碰撞日益频繁的时代,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民间努力,或许更能体现“感动”的持久力量。

而奥运冠军张雨霏,在东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四枚奖牌,她的故事之所以引发争议,或许是因为在竞技体育的语境下,“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太过清晰,与“感动”所蕴含的情感深度之间存在落差。

然而,当我们跳出金牌的光环,看到她在背后付出的汗水、泪水,看到她在赛场上展现出的拼搏精神和为国争光的信念,这份感动,难道不也同样真实而有力吗?

老艺术家牛犇,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始终甘当绿叶,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他对艺术的热爱、对表演的敬畏、对工作的认真,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但这并不是能够算是真正的“感动”吧,毕竟他们明明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虽然他们的确是令人尊敬、令人敬佩的,但感动还差点意思。

如今,像那些来自基层、来自普通生活的感动,那些曾经让我们泪流满面的故事,正被一种经过精心包装、刻意提升的“感动”所替代。

说实话,“感动”不是“感动”评委,也不是“感动”专家,而是要“感动”普罗大众。

一个真正能够“感动中国”的故事,一定是能够跨越年龄、职业、阶层的界限,引发广泛共鸣的故事。

它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一定蕴含着人性的光辉、道德的力量,能够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善意和感动。

但现在看来,“感动”似乎已经被各行各业进行了精美的包装,似乎已经慢慢失去了初心,那么这样的“感动”,又能维持多久呢?

被包装的“感动”

感动,不应该只是一种短暂的情绪,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社会的风尚。

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用心去生活,用爱去对待身边的人,我们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真实的感动,让“感动中国”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一种生活方式。

“感动”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默默的帮助,都可以成为“感动”的源泉。

在一个追求效率、崇尚成功的时代,人们似乎更愿意相信“成功学”的神话,而对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感动,逐渐失去了耐心和兴趣。

就这样,我们被裹挟着向前冲,生怕被时代抛弃,却忘了停下脚步,去看看那些平凡生活中闪烁的光芒。

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感动中国”的选择难题,也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所以或许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又或许是为了制造话题、吸引眼球,节目组才不得不把目光投向那些更具社会影响力和话题性的“精英群体”。

于是,奥运会冠军、科学家、艺术家,这些原本就站在聚光灯下的人物,成为了“感动中国”的主角,他们的故事虽然很励志,但普通观众未必能感同身受。

对于这些,甚至还有网友直接开始了“嘲讽”,表示乔丹和姚明都能上,毕竟他们都是篮球界的领军人物,为我国拿了无数的荣誉

其实大家喜欢看的是那些在普通岗位上辛勤工作的普通人,是那些为了生活忙碌但依然保持善意的普通人,更是那些面对困难依旧不放弃希望的普通人。

就像疫情期间,那些医护人员不顾危险,一直奋战在最前线,社区工作者、外卖小哥和志愿者们也坚守岗位,默默地为城市的正常运转付出着。

他们的故事可能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却更接地气、更真实,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

所以说,“感动中国”的评选标准,不应该是一把冰冷的尺子,把“感动”量化成一个个可供比较的指标。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无名英雄”身上,我们会发现,“感动”其实无处不在。

不管是一位环卫工人,还是一位乡村教师,又或是一位普通的志愿者,他们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感动,之所以能触动我们,是因为它们展示了人性的美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力量。

它们让我们相信,即使在普通日子里,世界依然是美好的,生活依旧是值得的。

而与其说我们需要一个“感动中国”,不如说我们需要一个“共鸣中国”,我们需要一个能够让我们看到自身影子,感受到共鸣和温暖的“感动中国”。

结语:

《感动中国》2023的热议,让我们看到了那些令人敬佩的人物,也让我们认识到了那么多给我们国家带来荣誉的人物。

但他们是值得尊敬、值得仰慕的人物,而把他们当做是《感动中国》人物的话,的确是有些牵强的。

从前我们看《感动中国》总是会不自觉地泪流满面,但现在,这样的一幕似乎已经很少出现了。

希望未来,《感动中国》能够回归本心,不要让《感动中国》变了味。

信息来源:

环球网——《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颁奖辞来了!》2024-04-08

新华网——《那年今日|老人蹬三轮近20年攒35万资助贫困生》2023.9.23

北青网——《残疾拾荒人发视频哭求网友帮忙!曾靠卖废品捐款百万》2024-08-26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