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1 19:23作者:思娟
《乘风破浪的姐姐》大火,成了近几年来难得的现象级综艺。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30个女人注定会演出一场精彩绝伦的大剧,果不其然,一经播出,刷爆全网。
在节目的首秀中,蓝盈莹凭借一段不到3分钟的表演,力压其他29位风情万种的姐姐,夺得全场最高分。
短短3分钟,弹唱、唱跳,层次丰富,既有慵懒柔情的一面,又有风情动感的一面。
网友评论“你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
蓝盈莹,靠着《甄嬛传》中浣碧一角进入大众视野,剧中内心善良但颇有心计的浣碧,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自此蓝盈莹也被打上了“浣碧”的标签,大家只知道她演过浣碧,不知道她是蓝盈莹。
这样的烦恼很多演员都有,角色成就了演员,但是同时演员也被捆绑在角色上。
后面蓝盈莹参加《演员的诞生》,才让大家慢慢认识到原来她是演员蓝盈莹;而这次《乘风破浪的姐姐》,让她彻底撕掉了浣碧的标签,活成了蓝盈莹。
惊艳的舞台表现,为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蓝盈莹火了。
但是同时,也迎来了铺天盖地的质疑。
翻看别人对她质疑的讨论:她功利心太强了,她立读书人设……
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她太自律了。
我是在她和曹骏分手的时候,关注到她,翻看她的微博,被这个自律阳光的姑娘圈了粉。
她的微博像极了我们朋友圈那些打卡的自律青年。
做运动,练乐器,学唱歌,读书,学英语,看电影,几乎每件事都有详细的计划。
一个月要看多少书,要看多少电影,要写多少读后感,背多少单词,甚至结交多少朋友这些她都会列出自己的清单。
她还会认认真真地在社交平台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但是很多人跳出来质疑她的书单,觉得这些书很low,而她只是在立读书人设。
我认为,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放下手机,拿起书,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赞赏的事。
敢于把自己的计划和日常晒到社交平台,这意味着还没有纵容自己活在舒适圈,还想在平凡的日常中,让自己活得更充实更自律,这本身没什么不好。
在采访中,她也曾经表示,之所以勇敢地把这些目标分享出来,是因为觉得你自己吹出去的牛,跪着都要完成。
像极了我们普通人,朋友圈打卡不就是为了利用舆论的压力督促自己坚持下来吗?
从这个角度说,我倒觉得这个姑娘真实得可爱。
企图心太强,容易不招喜。
在节目中,蓝盈莹表达了强烈的企图心,争强好胜的性格一览无余。
她说“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别人跟我说你不行的人,他只要说我不行,我就会燃起熊熊斗志,一定要行给你看!”
《甄嬛传》中,浣碧嫉妒且攀比着“长姐”所拥有的的一切,跟甄嬛暗暗较劲,有着强烈的企图心。
蓝盈莹的身上,其实有着浣碧的影子,不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她从来都把想赢写在脸上。
战斗欲爆棚,不服输的狼性,是她的人生标签。
节目中,当姐姐们忧心忡忡地说“我唱得不好,我跳得不好,大家都太厉害时”,蓝盈莹说“为了这个节目,我有好好地练习。”
她确实不是抱着玩票的心态来的,着着实实下了不少功夫。
为了这次演出,她提前两周就开始了训练,背沙袋、压腿、练体能,为了在唱跳时保持气息稳定,她还跟舞蹈老师商量,要边跑步边唱歌。
生活中,很多人的兴趣爱好仅仅是兴趣爱好,但是她的兴趣爱好,却统统做得有模有样。
要去唱跳,就让自己达到专业水准;
要学英语,就每天坚持不断打卡;
要运动健身,就要让自己练出马甲线;
要学乐器,就经常打卡发布弹唱视频……
总之,她将真正的自律落实到行动中,而不仅仅是喊着自律的口号,用虚假努力自己感动自己。
采访中她说“我要让你们觉得我干一行,像一行”,这种强烈的企图心是缺点吗?
并不是!
那些不敢说“我想赢”的人,潜台词不过是:我怕输。
前段时间蓝盈莹富二代的身份曾引发热议。
她父母从商、家境优渥,即便不这么努力,应该也会有衣食无忧的一生。
但是她不,她就像我们身边一个普通且阳光的姑娘一样,在朝气蓬勃地过着自己的人生。
那些讨厌她的人,讨厌的到底是什么?
我想,那是因为,蓝盈莹的这种自律会让人焦虑。
对很多懒癌患者而言,自律的人最好默默地蜷缩在一个角落,让他们意识不到对方的存在。
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慵懒地呆在自己的舒适圈,不用被迫面对现实。
但是狼性的蓝盈莹偏不,在一个巨火的综艺节目上,站上了舞台的C位,让你无法回避这个自律的姑娘。
而这种人的存在,会逼迫懒癌患者直面自己的脆弱,直面自己不敢挑战、甘于平庸的现实。
说到底,你不是讨厌自律的蓝盈莹,你是讨厌不上进的你自己。
看完《乘风破浪的姐姐》,网友们说:再也不惧怕30岁了。
如果蹉跎了岁月,30岁后的每一步都会胆怯;但是如果像蓝盈莹这般乘风破浪,每件事都做到极致,那30岁、40岁、50岁,又有什么好怕?
我喜欢蓝盈莹微博里的一句话:不需要人设和包包,姐就是自己的无价之宝,A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