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无效,中国为摊牌做准备,大幅抛美债,总计5500亿美元

时间:2025-02-25 21:30作者:

中美之间的博弈一直备受瞩目。援引观察者网2月20日消息,根据财政部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下降573亿美元至7590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自持有美债的峰值到现如今,总计减持达 5500 亿美元,现持有美债规模降至 7590 亿美元,处于 2009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与此同时,特朗普此前还曾挥舞 “关税大棒”,对试图挑战美元地位的国家发出威胁,声称会对那些去美元化的国家加征100%关税,其中不乏针对中国等金砖国家的强硬言辞 ,但这些威胁如今看来已然无效。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背后有着多重深刻原因。从经济层面分析,美国长期深陷财政赤字的泥沼,并且在货币政策上频繁且大幅度地调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突破 36 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债务风险也随之急剧攀升。当美国为应对国内经济困境而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时,美元随之贬值,美债的实际价值缩水,这直接导致持有美债的资产收益面临损失。

在此背景下,作为美债重要持有国,中国自然需要调整海外资产负债结构,使其更加灵活多元,以此规避潜在经济风险。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美国近年来不断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将美元作为地缘政治博弈的有力武器。无论是对其他国家实施金融制裁,还是在贸易领域蓄意挑起争端,都让中国对持有大量美债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特朗普上台后,为维护美元霸权,对挑战美元全球主导地位的国家发出征收 100% 关税的威胁。但这一威胁对中国而言,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通过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等一系列举措,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CIPS 的日益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能够通过人民币结算。此外,中国积极投身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与其他成员国携手探索多元化支付路径。尽管目前金砖国家创造共同货币的时机尚不成熟,但各国在推动本币结算、构建新贸易机制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

例如,部分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已开始更多地采用本币结算,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中国抛售美债的行为,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且深入的讨论。一方面,这彰显了中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自主性与战略眼光,不再盲目依赖美债这一单一投资渠道。中国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增强了自身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为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一方面,这给美国敲响了警钟。美国政府需为巨额预算赤字融资,中国等主要美债持有国的减持,使美国国债市场面临巨大压力。倘若美国不能有效解决自身经济和债务问题,未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恐将面临更多困境,甚至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中国大幅抛售美债,是基于自身经济安全和战略利益的理性抉择。特朗普的威胁无法改变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中的坚定决心与实际行动。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为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稳定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中国不仅会继续优化自身的金融战略布局,还将积极参与全球金融治理,与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各种经济挑战,共同开创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本类排行